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源流迁徙】

基本简介 编辑本段   宋末元初,四川经历了一次大战乱。宋元战争断断续续经历了五十年之久,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著人在战乱中灭亡了,余下的又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战乱、饥疫中逃亡几尽。乱定后,达州明月、翠屏两乡有土著人百分之三、四。清康熙初,推行实边政策,低征田赋,奖励入川垦殖,大批移民入川,称湖广填四川。   早期来川移民繁衍了近二十余代。特别是清朝前期,湖北、湖南、陕西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 、山西 、甘肃 、江苏、浙江、安徽、云南、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十多个省区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移民,人口达一百多万。当时的湖北、湖南是一个省(包括广东的一部分)称为“湖广省”。民间故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湖广填四川”。这批移民中,也包括从江西迁入湖广的移民后裔。所以也有人在“湖广填四川”前面,加一句“江西填湖广”。 2 历史背景 编辑本段   “湖广填四川”的背景与原因:三国 时期,蜀国独踞西蜀。西蜀以成都为中心,沃野千里,是有名的“天府之国”。四川三面环山,当时只有长江 水路与外省相通,在地理条件上自成一隅,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原大战之时,西蜀尚能太平无事。但明末清初的四川却遭受了一场很大的浩劫。在这片土上地,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最先是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 起义,起义军三进四川,接着是清军、地方武装围剿与张献忠反围剿的拉锯战;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以及南明将领内部之间的互相争斗斯杀;还有吴三桂起兵反清与清军的拉锯战。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余年,生灵涂炭。郭沫若 “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说法虽有些夸大,但在大规模战争不断地轮番拉锯撕杀后,尸横遍地,长期得不到掩埋,瘟疫 随战乱接踵而至,又病死许多人。清顺治五年(1648年),瘟疫席卷了许多城乡。大头瘟、马蹄瘟、病状惨不忍睹。綦江县因遭“大头瘟”,“死者朽卧床榻,无人掩葬”。顺治初年,大旱、大饥、大疫席卷大半个四川。顺治五年,因遭大旱“人相食”的内江地区瘟疫大作,人皆徙散,数百里无人烟”。川北苍溪,不仅如此,又遭荒灾。川南沪州“岸上有数十只虎鱼贯而入”;富顺县境内,“数年断绝人烟,虎豹生殖转盛,昼夜群游城郭村圩之内。”张懋尝主仆八人至荣昌上任,“城中四处无人,天尚未黑,群虎窜出,八人之中有五人落人虎口。”南充县城在康熙中期城内无人,“林木成拱,野草蔽地,虎豹昼出,阒无人居”……   由于战争、瘟疫、灾害等原因,导致四川人口锐减。地方元气大伤。明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人口三百一十万人,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就陡减至五十万人,成为四川历史上人口最少的记录。康熙 初年,由广元入蜀赴任的巡抚张德地由顺天经重庆达泸洲,船行数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远麓……”而成都“举城尽为瓦砾,藩司公署久已鞠为伐草矣”。成都无法驻守官员,只好移驻保宁(今阆中)。顺治四年清军入成都,人户尚有“残民千家”。到了康熙三年(1664年)仅有残民“数百家”。重庆城在康熙元年(1662年),“为督臣驻节之地,哀鸿稍集,然不过数百家”。射洪县在清初“人民流徙,十窒九空”。简阳县在顺治年间土著人仅十四户。富顺县“民之存者不一人,若能完其家室者,千万不见也。鸡豚绝种已数年。”大足县存一二姓,余无孑遗。清袭明制,但因四川境内人口骤减,特别是有的地方人口太少,无法建立县衙门,故裁减了不少州县。川东的大宁县(今巫溪县)几经拉锯杀剿,境内几乎民无遗类,地尽抛荒。康熙六年(1667年)裁县归并奉节。新宁县(今开江县)康熙七年(1668年)境内“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并人梁山县(今梁平县)。康熙元年为免征钱粮,节省开支,裁并重庆 ,壁山、铜梁、定远等县,康熙七年并武隆。直至雍正年间被裁并的州县才得以恢复。   四川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清王朝的前四位皇帝顺治、康熙、雍正 、乾隆对战乱破坏不堪的四川重建非常重视,以“安民惠民,安邦定国”为指导思想,对四川实行优惠政策,鼓励人民垦荒,鼓励外省籍人入蜀落业,三五年免交赋税。外省移民在四川得到实惠,更多的新移民举家入籍四川,生产迅速全面恢复。移民持续一百多年,从省外涌入大量生力军,又因政府鼓励生育,人口回升很快,人口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至六十一年(1722年)人口由五十万上升到二百八十五万,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增至七百七十八万人。到民国初年已达数千万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虽实行计划生育,但后来四川人口最高峰曾达到一亿多人。   在巴蜀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了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行的。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击伤而死于钓鱼城下。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志铭》,见《道园学古录》卷二〇)的记载。这些文字难免有某些渲染夸张的成分,但经济极度残破,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有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见上引吴昌裔疏),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此外,宋朝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趁火打劫,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于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这些记载都出于当时的蜀人笔下,应当是可信的。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元代巴蜀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见前《民族与人口》一章。   面对宋元之际巴蜀地区如此严重的残破局面,元代的统治者除了实行屯田用以保证军粮的基本需求之 清初张烺撰外,没有采取由官方出面组织移民的措施。没有劳动力,生产就不可能恢复。所以,在元代的将近100年间,巴蜀的经济一直未能得到较明显的恢复。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的统计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赋税收入,在全国10个非少数民族省区中居于倒数第三,仅占全国税收的0.96%。此外,据《元史"食货志》的资料,四川行省在各省区之中,酒税占倒数第三,醋税占倒数第一,商税占倒数第三。这种情况较之南宋时期占整个南宋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位,简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元代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四处燃烧,原来属于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率军攻入巴蜀,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明玉珍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农民随之进入人少地广的巴蜀地区开垦务农。这应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开始。如吴宽在《刘氏族谱序》中所说:“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见《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只存在了两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统一。明代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万,外地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占了这一时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正如光绪《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王维贤《九贤祠记》所说:“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杨立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明初,中江县开设,土著人户业七八家,余皆自别省流来者。”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为四川人。 湖广填四川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所谓“湖广填四川”这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是这样开始,而在明末清初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张献忠剿四川”这一历史事件也是发生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一些歪曲。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广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多半是湖广移民的后代。南宋时四川近一千万人,至1234年蒙古人入侵到宋亡,人口耗减大半,1282年全川只剩60万。1362年随州明玉珍在重庆开创夏国,不少楚民入川,1371年明军灭夏后,继续大量移民,到1401年才接近尾声,明末四川约有400万人。   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在这个地域上,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1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三桂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鸡犬不留”。   瘟疫、灾害接踵而至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厮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 3 湖广范围 编辑本段   “湖广”的管辖范围。“湖广”是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起源于元,固定于明。在元时,作为“行中书省”,“湖广”的范围包括现在湖北省武汉附近一片、湖南全省、贵州省 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广东省西南部以及海南省,即两湖、两广和海南。从明代至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湖广”范围为湖北、湖南二省。雍正元年以降,湖广行省被分为湖北、湖南两省。我们现在说的湖广,即指湖南、湖北两省,而“两广”则是指广东、广西两地。据考证,其实,两次“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并不完全来源于“湖广”,还有两广、山西、陕西等地的移民。 4 引发争议 编辑本段   四川史学界、人口界对“湖广填四川”一说有两种看法。有的专家认为,历史上有两次“湖广填四川”,一次是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一次是清朝初期的“湖广填四川”。 有的专家认为“湖广填四川”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即指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俗称“湖广填四川”。因为这次是四川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移民运动。其特点由清政府大力倡导,各级地方官员努力推行的移民垦荒政策,从而形成移民潮流,持续时间达一百多年。   清前期的移民填川分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大约是清顺治十六年(一六五九年)至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第二阶段大约是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至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年);第三阶段从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年)至嘉庆一年(一七九六年),这时大规模移民入蜀已是尾声,而小量流动不很频繁。四川历史上有六次迁入大移民。第一次是秦灭蜀国、巴国之后;第二次是西晋末年开始的全国性北民南迁;第三次是北宋初年的北民再次南迁;第四次是元末明初南方移民入川;第五次是清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进川即有名的“湖广填四川”;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江南各省尤其是华东地区居民疏散人蜀,不少人定居四川。 5 社会影响 编辑本段   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改变了汉、唐以来由北向南移民的格局,开创了由东向西(包括由南向北)大移民的先例,实现了由政府强制移民到支持鼓励性政策移民的转变,由被动的政治性移民向自发性经济移民的转变,把我国人口空间移动的特点、格局和规律表现得最为充分。同时,它还导致了四川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的巨大变化,使四川生态和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四川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强烈的震荡和冲击,对上自秦汉,下至唐宋以来所形成的四川传统社会来了一次重塑。   四川社会错综复杂性、文化多元格局与丰富多彩性特点的形成,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但是却与这场移民运动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今天四川的人文特征、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居民性格的形成,还有享誉中外的“川菜”、“川酒”、“川戏”等,无一不是在这次移民运动中奠定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