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县区潼南县区唐氏家谱主修:唐健 唐榜均
重庆市合川县区潼南县区唐氏家谱创建时间:2017-04-09基本情况--重庆市合川县区潼南县区唐氏家谱基本信息
关于唐姓家世渊源,《姓纂》一书上面记载得很清楚:“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封唐侯,周成王灭唐,子孙以国为姓。”另外,《姓源》和《姓氏考略》等书,也都异口同声地指出了唐姓是“唐尧之后”。 帝尧,是帝喾高辛氏的次子,算起来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徙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在公元前2357年,由于其兄帝挚不贤,他就被诸侯拥立为天子,开始以“唐”为国号。 帝尧以唐为国号,那么他的子孙是什么时候开始以唐为姓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学者的考据结论是这样的:帝尧把天下禅让于虞舜之后,传到夏王孔甲的时候,帝尧的后裔御龙氏封为唐侯,经过殷商一代,到了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之时,唐侯起而作乱,而于公元前1106年被武王的儿子成王所灭,把唐国之地改封给其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并且被降了一级,从侯国变成了伯国。这时候,帝尧的后代也按照当时的习惯,开始有了以唐为姓。 不过,被周成王所灭的唐国,当时的位置并不在帝尧原来所居的河北省唐县,而已改在今山西省翼城县的南方,这个地方,后来又产生了另外一支唐氏。所以,山西翼城跟天下的唐姓是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这另外的一支唐氏,根据《姓氏考略》和《世本》的记载,是周成王灭唐而将其他改封给唐叔虞之后,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有的就姓了唐。后来,传到唐叔虞的儿子樊父的时候,徙居到晋水之旁,改称为晋,现在山西翼城的唐国之地,也在晋国的掌理范围之内。换言之,当时唐国的名号虽然没有了,但那个地方,仍然是唐叔虞的后代在繁衍,实质上并无不同。因此,天下的唐姓,是应该有两个主要来源的,一支是圣君帝尧的后代,一支则自周文王的姬姓。不过,如果再进一步推溯,则两支唐氏根本都是源自黄帝轩辕氏,仅仅是“同根异枝”而已。 唐姓的出现,不管是出自帝尧的一支,或是源自唐叔的一支,都是在3000年以前的西周初期,所以,从周代开始,这个姓氏就锋芒大露,杰出的人物不绝于史书。 据唐氏家谱所载,唐姓的来源有五:①出自祁姓和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②据《后汉书·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③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属甘肃)羌族中有唐姓。④据《唐氏家谱》所载,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孙以唐为姓。⑤另外,满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瑶族、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姓。当代唐姓的人口已达780余万,为全国第二十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2%。
家谱序言--重庆市合川县区潼南县区唐氏家谱家谱序言
宗族家训编修按语 忠君上,孝父母,宜兄弟,敬长上,肃内政,正嫁娶,保宗族,睦乡邻,尚勤俭,笃教训,戒兴颂,敬谱牒
源流迁徙--重庆市合川县区潼南县区唐氏家谱源流分支迁徙情况
一 前 言 树高千丈总有根,沧海万里终有源,国之有史,方载五千年华夏文明,族之有谱,方记我唐氏血脉宗亲同根相连。现代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打破了原来家族聚居的传统历史,如果没有一部族谱,很可能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根在何方。树无根本,何以成为参天大树?故族谱是历史的细胞,有族有家,家、族、国家,相依并存! 我族先祖从湖南入川以来曾二修族谱,第一次在清朝康熙年间由三鑑公制定,民国25年在唐家祠堂二修,并制订后续字辈 40字 (以上资料根据洪宪老人口述)。由于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先祖留下的文字记载极不完整,仅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很多地方存在错漏,亟待第三次重修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百多年前,我族朝魁公十二代孙唐成友遗孀 氏嗣四子举家由湖南填四川来到万县,后辗转又来到现合川区隆兴镇唐家沟堰塘湾,披荆斩棘,把明末战乱造成的遍地荒芜,人烟杳无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了良田千亩,风光秀丽的美丽家园。据长者回忆,先祖三鑑公曾计划 修建一条唐家沟接通涪江的运河,后因兵慌马乱,先祖去世、兄弟分家,才使这一宏伟计划落空。除长孙永荣、次孙永华留在现唐家沟外,孙永富,永贵、永久、永长先后迁出创业。 我老谱记载:我脉派原居江西泰安市太和县,明末由江西迁入湖南永州府祁阳县归阳乡,即今永州市祁阳县黃泥塘镇原唐家岭办事 001 处和河对岸今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一带,(湘谱记载由湖北监利迁來)现两地仍有本族后裔两万多人,祁阳老祖唐朝魁(行庚一郎),生寿、贵、富三子。寿公生仁可、仁美两子。仁可下分通昌两房,仁美下分法治两房,记载与唐家沟老谱相符,我族为仁可通房后裔。 祁阳老谱记载:魁祖公生子三为:寿、贵、富。唐家沟老谱仅为一子寿公,明显有误。祁阳老谱记载寿公生二子,仁可、仁美。仁可嗣通昌两房,仁美分法治两房,唐家沟老谱记载仁美无嗣也明显有误。仁可子通字辈为仁字辈下辈,唐家沟老谱记为道字辈,道通字形相近,是否错誤也有待查証。 合川尖山唐家沟老谱记载,他们为仁可之弟仁美后裔,经査证现居合川尖山、渭沱、方溪及水口等地有一成三正永字辈的唐姓与我隆兴唐家沟源于一脉,合川隆兴唐家沟老谱记载:唐成友嗣三鑑一子,现查明明显有误:唐成友并非三鑑一子,而有长子三宾、三子三界四子三义一同入川来合川太和后分居各地,三界后裔现居潼南玉溪一带, 三宾、三义后裔现无从查证,大胆推测现散居在涪江沿岸附近的唐姓宗亲很可能是其后裔。 祁阳老谱字辈五十字 魁寿仁治海,文尚八宗万。时三正成先,训敏德贻谋。合显亲光裕, 尊荣运逢隆,盛代立宏勋,嗣敬梧培杰。 嵩浩钰诗颂,笙群圣国扬。 002 唐家沟老谱字辈为四十字 庚子仁道海, 文芳尚宗万。 一成三正永, 再以通天世。 洪榜化仕汝, 元彦福先光。 绪志良全美, 荣隆开大昌。 为理清脉流和现在各支系的分布状况,恢复我脉派入川前后的历史原貌,此次再编夲着科学严谨,尊重历史的原则,经多方查证,去伪存真,但仍有下面几个疑问未解:一,我族在江西和湖北入湘为何各类老谱记载有异?二,魁祖公和庚一郎是同一个人还是其他关系?魁祖公(庚一郎)其它二子分佈情况?三:从唐叔虞到魁祖公历时几千年,老谱仅记载入川前十二代,十二代以前历史没有只字片语留存,是何原因?先祖入川后,后代从未和湘地联系,这些疑团都待以后有志硑究我族历史的后代实地考察完成!编写一部全面的,真实反应我族全部历史的族谱传给子孙后代! 此次再修,和二修相距近八十年,其间许多老人巳经离世;流存下來的几本老谱因年代久远,大都残缺不全。我们多方收集,採用了魁祖公二十一代孙唐洪渐(清末代秀才)的版本为依据,其他老谱作?充、比对!尽量做到客观,全面,但是夲人才疏学浅!谬误之处难免,还望我族宗亲海涵! 此次重修,深深体会到入川先祖的不畏艰险,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他们抛弃湖南故土家园,历尽磨难填四川,到如今已经繁衍成了具有近一万余众后代的厐大家族,后代子孙分布祖国各地,各行各业人材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后代精英超前人!望我族后代子孙不 003 忘先祖恩泽和遗训!精诚团结、与时俱进,兴家旺族,为实现复兴中华的伟大中国梦共同奋斗!拳拳此心,可鑑日月! 魁祖公22代孙榜炳拙茟 2016年8月於合川 004 二:前言后语 正当前言脱稿之际,克勤特别顾问从成都发來喜讯:他已帮助査找到了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为了把一部全面真实的族史奉献给子孙后代,经理事会同仁硑究,决定亲自去湖南实地考察! 8月15日,由会长、编委主任化孝带队,副主编兼常务秘书长化轩提供车辆,化利秘书长兼副主编和化贵常务副会长及夲人一行五 人,冒着41度高溫,每人自筹资金二千元,自费到湖南寻根问祖、实地考察! 16日中午到达祁东县唐氏宗亲会长唐士军的家。士军会长为我们这种精神所感动,给我们拿來了所有的资料。我们不顾高温、长途奔波后的疲劳,立即动手在文山书海中査找珠絲蚂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茫茫书海中找到了我老谱记载的始祖唐庚益,原来唐庚益不是别人,而是唐太宗二十四功臣唐俭的二十六代孙唐朝魁。庚行一郎,(庚一郎)原籍江西,我老谱把他作为始祖,而错把一郎作为名字,和我们原来认为是入川先祖凭心记请人代谱的判断吻合。 我们顺着这个线索,查到了更远的老祖、战国时代的魏国著名策士、不畏强权,有胆有识,忠于使命,敢于和秦王抗争的唐雎!(他的亊跡在战国策中有祥细记载)。我们又继续向下査找,一直査到川谱和湘谱记载相同的寿、仁、通、海、一、成、三、正、永字辈。两地基本相同、只是排序些许有异!就这样,从始祖唐叔虞,到战国时 005 唐雎再至唐太宗时莒国公唐俭,一直到湖北监利始祖思明公,和祁阳始祖朝魁公,寿公从上到下到唐家沟仕字辈已达八十一代,把川谱上朔了五十多代!地域从发祥地山西再到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及两广及西南诸省,我脉派子孙达数十万之众!近年来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经此次考察,才知道原来我族历史上多功臣良将、学士文人!实乃名门 望族也! 当晚,我们在祁东酒店设便宴用家乡太和带去的渝州酒招待当地宗亲会众长辈(他们大多是二十一代)。一家人欢聚一堂,席间杯盞交错、几百年后湘渝两地唐氏子孙能再次相聚,欣喜之情无法言表。 十七日一早,士军会长亲自陪同我们前往祁阳唐家岭寿公后裔聚居地,当天天高云淡,气温高达40度,我们先到归阳镇拜会寿公二十一代孙、会长唐国荣长辈,受到热情接待,一看我们是康熙年间从归阳填四川的寿公通房后裔回来寻根问祖,显得格外热情,打电话帮我们联系通房五修族谱主修谋良长辈,(二十一代,曾任党委书记,近才退休),並热情惋留我们多住几日,我们查资料心切,告辞后立 即驱车前往湘江对岸唐家岭。在问路时恰遇谋良长辈外甥女!是她主 动驾车带我们找到谋良长辈,我们说明來意,他立即找出十多夲族谱资料供我们査阅,时隔三百多年,他介绍了2006年已五修族谱,七十四年前四修的族谱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悉数损坏,无从査考,他们五修时也跟我们今天差不多状况,全省各地搜集査证资料,他们也知道从唐家岭迁出填四川的通房后裔比留下的还多。只苦於从未联系,大 006 家彼此杳无音讯,在五修时也无法续譜。謀良长辈临别时赠送给我们三册五修精裝族谱留作纪念,並亙留电话、通讯地址方便随时联系! 时间一分分过去,离别的时刻就要到来!我们向长辈赠送了从合川太和带去的美酒和合川桃片、合川肉片等家乡土特产!在浓浓湘渝情,百年寻根梦的红底黃字条幅下和在场的老家亲人一同合影留念!我们怀着依依不舎的惜别之情告别了先辈。离开了曾经养育了先祖的唐家岭! 化孝主仼和几位付会长滿怀深情的下车装了一袋湘江边的黄土带回,准备明年祭祖时洒在先祖坟头,告慰先祖的在天之灵! 回到归阳镇,国荣会长向我们赠送了他的获奖书法作品,並合影留念!至此,我们的寻根之行园满结束!带着湖南老家亲人们的深情厚意,带着合川宗亲的嘱讬!帯着完全査实了我族历史的胜利喜悦,我们离开了美丽的湘江,离开了曾经抚育过先祖的潚湘大地,於十九日平安回到合川! 我们编委会同仁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唐家沟各房派宗亲为修谱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是我族有史以来重没发生过的义举,先祖入川三百多年來,和湖南老家完全断绝了联系,今天在笫四届理亊会的带领下,自费寻根,无私奉献,为十年兴家,百年旺族!作出了表率!我们相信:不久的明年清明,一部完美的、完全改写唐家沟历史的、真正意义上的族谱将奉献给各位宗亲並流传后世!关心支持三次重修的宗亲也将会名彪族史,讓后人景仰! 007 三: 譜例 一: 本谱性质:夲谱为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隆兴乡唐家沟入川始袓 唐成友脉系的唐氏族谱。 二: 记载时限:夲譜上限时间为有文字记载之年,下限时间为2017 年。 三: 指导思想:夲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史 实为依据,以资料为准绳,立求客观、真实、准确。 四: 记述范围:以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隆兴乡唐家沟唐氏本宗为主 线,适当延伸到周边及外地相关的唐氏各支脉。 五: 入谱范围:凡本族唐姓男女皆可入谱,过继者遵从夲人意愿。 有资料的外姓女婿、外甥遵从本人意愿。 六: 记述方法:采用文字叙述与树枝图相结合的方法。各支脉无文 字资料的采用树枝图, 记载从上至下到入川24代;各大房以入川后的19代天字 辈为支系记载至24代 (仕);本谱中的树枝图只记载唐姓各 代男女族人。对20代(世字辈)以上有文字记载有生卒, 配偶,后嗣、坟墓碑文等资料据实录入。并留有空白页供 后世填写。 七: 行文用语:夲谱采用记叙文,语体白话文、简化汉字,符合现 代出版 文字有关规定。 八: 纪年方法:以公元纪年为主,对历代采取后括注朝代年号或农 008 历纪年。 九:各代始祖称谓:尊远古唐叔虞为始祖、战国唐雎公、唐朝唐俭公 为山西 江西始祖、唐思明公为两湖始祖、唐朝魁公(庚一郎) 为祁阳始祖,唐三鑑公为入川始祖。总祠堂:山西太原晋祠。堂 号:为晋阳堂。 十:人物简介:本谱不设人物传,仅对我唐氏历史上的忠臣义士,学 士文人,为国家或本族做出了卓越贡献者,入川后本族各房系湧 现的 杰出人物进行简介。 十一:字派文字:鉴于各老谱字派中因同音字、错别字、自造字等造 成的差 异,本谱予以纠正,即按清代秀才洪渐(二修主修)的 老谱字派进行统一规范。 十二:资料来源:《唐氏族谱.洪渐主编》、各支脉提供的《唐氏族 谱》、笔录口述资料、以及此次寻根时所获的祁阳《五修族譜》 及网络收集资料等等。 009 四:录湘譜叙 帝典括千古治平之道,在明德以睦族。尧帝典括千古治平之道,在明 德以睦族。尧传之舜,舜递传以至孔子,胥是道也。故祭法有虞氏宗尧,仲尼道著中庸尧先祖述。夫舜与孔子非尧裔也,而头宗之祖述之,会是子若孙,可数典而记祖。 始祖庚一郎,为莒(jǔ)国公二十六世孙。莒国公,尧的派[分析:此处应为“嫡派”]也。勋绘凌烟,光远自他,也耀自始祖作求世德,自北南来,子姓三仲,季居衡之常邑。维岳降神代,有达人济美矣。 寿祖一派,世家永之祁邑归阳。大宗未必为翰,而忠孝贻谋,诗书世 泽继,继绳绳家声,差幸不坠。乾隆丙寅,族谱创始。续修於道光季,时迄今多历年的所矣。族人谋复新梓,积岁始茂事,庶少告无罪焉。虽然谱言普也,徒谱云哉。昔帝尧平章协永,由德明而族睦,舜绍尧出治慎徽五典,其时禹作司空,彝伦修叙,契作司徒人,纪肇修稷(jì)播百穀(gǔ)。世乘康乐和亲,孔子生当周季,圣集大成,而老安少怀,盖又家视天下也。世无舜与孔子而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矩。为之裔者,能心阙心系,谁谓之不肖哉,原与族人勉之。 摘自湖南祁阳《五修族谱》 祁阳老譜 :附贡生十七世嗣孙训光联甲谨撰 010 源流叙 皇古有世,本世无谱牒。自尧典睦亲,道在孝悌,谱法年由祖述也。 余宗郡启晋阳,尧曰陶唐氏,舜封尧子袭唐侯,夏锡累裔,唐州奉尧祀,商命唐诰主晋星,周迁故唐侯於唐杜逮,永嘉毁籍交虞献存。然有履历中徵者,魏大夫鄢陵唐睢,孙历汉中尉,居沛邑,封斥邱侯九傅蔚徙永州,蔚九傅太常丞熙徙凉州,生陵江将军辉,徙晋昌,又九命脉天策,唐莒国公俭为睢三十二世孙,居晋阳并州,宦分洛阳,勋园烟阁,生荣阳太安戢,徙江西戢,会孙京府大夫承运,徙兰州,运元孙监军御史,迁五世同居,于松刑部员外郎,徙舟陵,孙庚集贤院学士,徙金华,八传卿十,由江西万安烟竹坡,宦迁湖南郴州又五世,传思明教授湖北监利,陷怀义乡唐家堡,宋湻(chún古同“淳”)佑创谱,历代人文彪史册。始祖魁公则思明子开泰,孙文进,会孙仲华长子为俭二十六世孙,上溯睢几五址七代,元末以龙马故,率诸弟及子寿、富、贵南来,居仲季于衡之常余,大宗裕后,卓然宗子维城矣。乾隆丙寅会编宗谱, 分续于道光甲辰,迄今乘六十年,族议三修,不堞樗材命可纂辑,憾未头扬,庭训上迪,前光勉厕,末座敬述,源流渐感滋甚。窃族者续所蜀也,谱者普所补也。联蜀增补、取法贵善若尊之,清俭林之德慈,之循良彬,之名节、邕之才略。迁之雍睦眉山庚之文章,尧禄湛之。 忠贞帝子,夫人之孝,类能振家声。晋受介福,胥足法也,且伊祁一 011 派,爽溢嶷湘,巍荡遥相辉映。楚之祁非晋之祁。士君子虽不敢祖而数典弗忘,敢不我仪图之。谨于谱牒谱牒告成, 叙其略如左。 摘自湖南祁阳《五修族谱》 五品卫十八世孙敏前嗣贤唐山谨撰 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巳孟夏月吉旦重刊(1905年) 012 六 湖南祁阳魁公后裔入川字辈录 合川隆兴唐家沟寿公通房后裔万箱次子唐一逊后代字辈: 一成三正永,再以通天世,洪榜化仕汝,元彦福先光,绪志良全美, 荣隆开大昌,湖广填四川,中华丙申严。 重庆潼南区三新福祥沟入川一世唐成友长子唐三宾后代字辈: 一成三正永,再以通天德,文章开大国,学修玉夲源,宗孝作之折,朝廷龙治华 ,湖广填四川,中华丙申严。 潼南区三 新福祥沟老池八村字辈 洪忠思成,知如时正,元绍廷增,昌國远运,大孝光祖,家道兴盛 四川中江寿公通房后裔万箱三子唐一和后代字辈: 一成三正允,先训詩书明,文昌安大必,徳士耀忠心,荣华富贵有,褔禄祯祥生,湖广填四川,中华丙申严 合川尖山唐家沟寿公昌房后裔唐一陞后代字辈: 一成三正永,开学启盛序,世传囯朝康,贤士名南楚,志大达荣昌,翼子伯仲文,湖广填四川,中华丙申严。 以上是此次修譜时清理出来的朝魁公后裔湖广填四川时各房派自订的字辈,中江唐松柏(魁公二十三代孙)建议从一字辈后四十代三支用湖广填四川,中华丙申严合譜,能否实现就让子孙后代们去完成吧! 魁公通房二十二代孙榜炳 二0一六年九月 013 七: 唐氏唐俭公字辈录 唐俭公为唐雎公三十二世孙,俭公以上字辈未录 一世:俭 二世 : 戬 十四世 :恩、天 三世 : 凝 十五世 :宴 四世 : 秀 十六世 :湛 五世 : 承运 十七世 :辅 六世 : 晋 十八世 :乡 七世 : 六 十九世 :三、政 八世 : 荩 二十世 :彦 九世 : 选 二十一世:辅友 十世 : 松 二十二世:思明 十一世: 庚 二十三世:泰开 十二世: 纲 二十四世:进文 十三世: 俪 二十五世:华仲 0 14 唐氏魁公(庚一郎)字辈录 以下为入川后唐家沟字辈对照表 夲次修譜截止唐家沟二十九代,余下留给后代和湘川渝合谱 二十六世: 魁(庚 ) 子:二十七世:寿 再:四十一世:先 仁:二十八世:仁 以:四十二世:训 道:二十九世:治、昌、法、通 通:四十三世:敏 海:三十世 :海、瑛、泰、法、荣、诚 天:四十四世:徳 文:三十一世:文: 世:四十五世:贻 芳:三十二世:尚 洪:四十六世;谋 尚:三十三世:(未立字辈) 榜:四十七世:合 宗:三十四世:宗 化:四十八世:显 万:三十五世:万 仕:四十九世:亲 一:三十六世:一 汝:五十世: 光 成:三十七世:时 元:五十一世:裕 三:三十八世:三 彦:五十二世:尊 正:三十九世:正 褔:五十三世:荣 永:四十世 :成 先:五十四世:运 光。绪志良全美, 荣隆开大仓 。 015 八:重庆合川隆兴唐家沟宗祠简介 唐家沟祠堂始建于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至1841年(清道光廿一年)辛丑岁九月初八寅时吉立。由入川十七代老祖以清以季计划筹建,到十八代通级、通宇、通儒、通灿等通字辈老祖正式实施历时五年,聚合族之力修建而成。 祠堂地址选择在风光秀丽,地势雄伟的龙多山脉走马岭半山腰,背靠龙多山脉走马岭,两条双龙河绕山脚流过,川流不息奔向涪江,前方面对雄伟的吊脚楼山犀牛石,右靠终年香火不断的古刹云峰寺,后人曾在双龙桥头立碑刻字留赞: 走马对云峰, 双龙架彩虹。 犀牛高望月, 狮卧半山中。 祠堂为仿宫殿式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嵌在群山中,气宇轩昂,令人神往,祠堂建筑面积约四千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依山势而建,上层一进三厅,后厅供奉有历代十几位老祖的神主牌位。前厅为族中议事和各种祭祀活动的场所,两边耳房供管理祠堂人员及老师住宿和清明祭祖厨房之用。下层修有教室两间,是培养教育唐氏子孙的摇篮。从学校到双龙河边修有一米宽石梯二百六十级,操场左右有两座形似狮子的小山环抱。在吊嘴坡 极目眺望祠堂,瑞气缭绕,绿树参天,一派形胜之地. 祠堂存世137年,解放后收为公产,后厅祖宗牌位被毁,改做学 016 校和双龙村办公室,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1978年“文革”后拆毁。青山依旧在,涪水永长流,祖宗聚全族之力修建的唐家祠堂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今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俭公四十七代孙榜炳拙笔 2016年8月。 017 十: 唐氏的起源 唐姓源于祁姓、姬姓两支。出自祁姓之唐,是帝尧的后裔。帝尧的儿子丹朱被舜封为唐侯,建立唐国,其后代在周成王时反叛作乱,其后国灭,被改封在今河南方城,公元前505年,唐国被楚国所灭,子孙就以国为氏,即唐氏。出自姬姓之唐,是周文王的后裔,周成王时唐国被灭后,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国故地,叔虞的后代便以国为姓,就是唐氏。 唐氏的最早来源于伊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名放勋。据《通志。氏志略》文献记载,帝喾有四个妻子,生有四个儿子,其中陈峰氏女庆都生子,名叫放勋,相传就是帝尧。帝尧初封唐侯,建都于平阳。 其地在今山西翼城西,立国为唐,史称陶唐氏或唐尧。后来帝尧让位于舜帝。舜帝时封帝尧的儿子丹朱为唐侯。夏朝时丹朱的裔孙刘累迁到鲁县,刘累的子孙有部分仍留故地。商朝时改号豕伟氏。周朝时又改为唐公。周成王时唐国发生动乱,周成王派周公灭掉唐国。又把其地封给了他弟弟叔虞,并把唐公迁到杜城(今陕西西安东),降其爵位为伯。这支唐姓人称为唐杜氏。故古称晋地唐氏。至周朝末年,又把留在鲁县(今河南方城县)的刘累的后裔封为唐侯,让其负责尧帝的祭祀。其后代子孙世居于此地,遂以唐为氏。这支唐姓与晋地唐氏为同一祖先。 唐姓另一来源于姬姓,就是西周初年,周成王灭掉唐国后,把唐 018 公的地转给了他弟弟叔虞(周武王之子姬姓),号称唐叔虞。唐叔虞 之子夔父的后代又封于唐,其地在随州唐城县(今湖北随县西北唐县镇),因地近于楚国,其势力微弱,归于楚之属邑。其子孙遂以国为姓。由于这支唐姓位于楚国境内,故史称楚地唐姓氏。 除以上两支唐姓来源外,还有来自少数民族的唐姓。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东汉时,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邦国中的白狼部落有唐姓的人。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东汉末年,陇西一带羌族中也有唐姓。可见当今唐姓除了晋地和楚地两支唐氏外,其他一些唐姓的人来源是复杂的。 吾唐氏始祖,为皇为帝,名垂青史,光照日月,举世敬仰,史诗 传颂。三皇伏羲、神农、黄帝,著书《三玟》,赐福后人;五帝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示范《五典》,教喻世人。黄帝乃唐姓始祖,史书证之:昔日黄帝娶正妃嫘祖,生有二子。一名玄嚣,即青阳,封侯在长江;一名昌意,封若水,生子高阳,即颛顼帝。然世事沧桑,高阳子穷蝉未帝,众人敬玄嚣之孙、蟜极之子高辛为帝,是为帝喾。后,帝喾生子挚,由挚继位于帝喾。挚率众造唐而致禅,其弟放勋受禅而代之,他就是五帝之一的唐尧。舜帝名重华,为黄帝的八世孙、唐尧之曾孙。舜帝为感尧帝之恩,封其子丹朱于曲逆城,为唐侯。夏商周时,周武王、周成王亦是黄帝、尧帝之后。周成王遵父武王之命,封弟叔虞于唐为侯,史称其为唐叔虞。公元前1108年唐叔虞的儿子姬燮继承了唐地诸侯位,他特别热爱唐地的晋水,遂改唐称晋,成为 019 晋国的第一任晋侯。后人为了纪念祖先的恩德,建晋阳堂祭祀他,并约定俗成,把晋阳堂作为唐姓一支的族号。自此,唐姓族人奋发图强,世代繁衍,为商为宦,建家立业,名传青史,令后人自豪和骄傲! 先祖为帝为侯,建伟业于华夏,实为吾辈之楷模。先帝文武功德,实为吾族谱之光辉章节。发扬先祖之志,为国为民,造福子孙,立丰碑于世,乃吾辈之心;传承先帝之德,高洁品行,著书立说,行善施恩,精诚团结,天下一家,尊老爱幼,福祉绵长。德者使天下皆乐,能者使万民皆福,善者使遇者皆康乐!吾唐姓族人,居福山福水,住福村福寨,为福男福女,子孙兴旺,过幸福生活,乃享祖荫,行善举,做好人所结的善果善缘之故也! 唐 尧 简 介 唐尧 , 姓伊祁 , 名放勋 , 史称唐尧。公元前 2377 年农历二月初二 , 在唐地伊祁山 ( 注 1) 诞生 , 随其母在庆都山 ( 注 2) 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 岁时在唐县封山 ( 注 3) 下受封为唐 侯。 20 岁时 ,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 位于他 ,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 定都平阳 ( 注4) 。唐尧在帝位 70 年 ,90 岁禅让于舜 ,118 岁时去世。 唐尧是中华民族最敬仰的始祖 : 他带领臣民战洪水 , 治江河 , 引水灌田 , 发展农业生产 : 观日月出没、星辰移位 , 察鸟羽兽毛变化而定历法 , 依节令耕种、 收获、仓储、养殖畜禽;开创了 " 日出而作 , 日入 020 而息 " 的生产秩序。他组织百姓建手工作坊 , 织丝扇 , 作葛衣 , 浸泡果酒 , 制作陶器 , 炼造铜器 , 开创了生产力大发展的新时期。他制刑律 , 设四岳 , 建九州 , 开创了中国的国家雏形。 他教民修德 , 倡礼仪 , 改婚俗 , 讲人伦 , 谱音乐 , 制舞蹈 , 造围棋 : 他朴素廉明 , 举贤能 , 察德行 , 任人唯贤 , 从谏如流 ,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 , 世代推崇的 " 尧天舜日 " 。 唐尧 , 成了我国儒墨两家文籍中尊崇的圣王 , 是他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源头之——唐尧文化。 尧帝封唐,叫唐尧,立宫于现在的太原地区,后人有姓唐的,应该是唐姓的得姓始祖。叔虞被剪桐封唐,叫唐叔虞,后人以国为氏而姓唐,是唐姓的直系始祖。晋祠既然是怀念、奉祀第一代晋王唐叔虞的祠堂,她也就是唐姓的起始祠堂,也可以说是中华唐氏的总祠堂。尽管两异其地,数代扩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她是基于唐叔虞祠文化发展、丰富起来的,包含多种文化内蕴、透析着华夏古今文明的奉祀建筑群。她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她是炎黄子孙、特别是唐氏后嗣的骄傲! 唐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大姓。在中国当今一百家大姓中排名25位,占总人口的6.5%。在历史上,唐姓家族枝叶繁茂,名人辈出,不仅有忠臣良将,思想家,也有文人雅士,孝子烈女,甚至还有不少杰出的农民领袖。 021 山西一世祖唐雎始祖(一世祖共32代) 1 世:唐 雎;为魏大夫,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唐睢约公元前300 多年前的人,生卒墓葬不详,后世多支唐姓都尊唐雎为山西第 一代始祖 。 2世:唐 厉:唐雎之子,秦汉之际人,汉朝任左司马,封武成侯, 因讨伐黥布有功被封斥丘侯食邑一千户。汉封斥邱懿侯,后迁 江苏沛国。 3世:唐共 4世:唐朝:生卒亊跡失传。 5世:唐 贤:生卒事跡失传。 6世:唐 尊:字伯高,江苏沛县人,王莽时位历公卿,封平化侯。 7 世:唐 蒙:西汉武帝时任中郎将,与司马相如主持修复内地通 往西南地区的“五尺道”。临邛令,生子都 8世:唐 都:唐蒙子,唐厉四世孙,西汉前期著名天文学家,汉武 帝 时征写编制《太初历》的著名学者。任临邛(今属四川令,生子 唐伦 9世 :唐 伦; 10世:唐 林:字子高,江苏沛县人,汉哀帝时历任尚书令。封建德候。 11世:唐 蔚:唐林之子,国除,徙居颖川迁徙居颍川(今属河 南) 生四子,武、威 、长、惠。 022 12世:唐 武;唐蔚长子 唐 威;唐蔚次子 唐 长;唐蔚三子 唐 惠;唐蔚四子,侍御史,生子贲 13 世:唐 贲;唐惠子,大司空,生子,唐珍,唐衡 14 世:唐珍;字惠阳,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东汉灵帝时任司空, 会稽太守,等职。会稽(今属浙江)太守,生子,瑁 唐衡;中常侍 15世:唐帽:唐蔚三世孙,任丹阳太守,会稽(今属浙江)太守 16 世 :唐 翔:唐帽之子,任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子,固、滂。 17世 :唐 固:唐翔之长子,字子正,丹阳人,三国时期著名儒学 家, 著《国语》,《公羊》,《谷 梁传》注。孙权拜唐固为议郎。 孙吴大臣陵张渴,骆统等,都拜他为师。《公元前226年》 为尚书仆射,任孙吴尚书仆射一职,别部司马,卒年70余岁。 唐 滂;唐翔之次子 18世:失传。 19世:唐琼; 20世:唐台;唐睢的二十世孙唐台为泰山太守,唐台为唐姓“东鲁 郡”的祖始。 21世:唐彬;唐台的儿子,字儒宗,鲁国邻县(今山东邻县)人,魏晋之际著名将领,史称唐彬有经国大略,而不拘小节,身长 023八尺,力量过人,专心习学经史,尤其精通《易经》,后回家讲学,学生达数百之多,曹魏时,曾任过职位较低的小官,西晋武帝(公元前265年,司马炎称帝),历任太守等职,颇有政绩。秦始之时,曾任广武将军。在279得(咸宁五年) 晋 军大举伐吴,他知道吴国很快灭亡,当距吴国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时便称病迟留以示自己不和其他将领争功。被当时之士认为唐彬这一举动的确高明。唐彬因在灭吴战役中有功受到封赏,为上庸县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后来驻守北方,为防鲜卑人挠掠,操练兵士,发展农业,兴办学校,各方面都 很有起色,鲜卑两部落派子弟向晋朝国都贡献方物,修复长城三千里,分别令军士屯守关隘,使边境获安。百姓追慕他的功德,为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元康初年,被任命为持节,前将军,领西戎校尉,雍州刺史。元康四年卒于官位,享年六十。晋政府给丰厚赏赐助其家办理丧事。他长子唐嗣为广陵太守。小儿唐岐任征虏司马等职。父台,太山太守。” 泰山郡,又名太山郡,中国古郡名。汉字儒宗唐固三世裔孙,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晋代军事家。 22世:唐 嗣;唐彬之长子,广陵太守 唐 熙:唐彬之次子,娶凉州刺史张轨之女,生辉, 前凉将军,徒居晋昌。生一子辉,字子产 唐 极;唐彬之三子 024 唐 岐;唐彬之小儿子任征虏司马等职。 23世:唐辉:字子产,唐熙之子,任前凉陵江将军,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可谓人丁兴旺,为当地名门望族,唐辉为唐氏“晋昌郡”的祖始,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五个晋昌郡,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唐辉在前梁时期为官,梁为东晋十六国之一(公元320—376年),汉族张寔所建。生七 子:伯廉、仲冥、唐威、季贤、幼贤、孝达、季礼 。 24世:唐伯廉;唐辉长子 唐仲冥:唐辉次子 唐 威;唐辉三子,生唐令(唐弘) 唐季贤;唐辉四子 唐幼贤;唐辉五子 唐孝达;唐辉六子 唐季礼;唐辉七子 25世:唐令:(唐弘);唐威之子,生三子:瑶、偕、谘,号‘三 祖’ 【据资料查証:合川唐公庙唐氏乃唐令三子谘公之后,隆兴唐家沟唐氏为令公长子瑶公之后,两支从二十五代后分家,实乃同脉同祖】 26世:唐瑶:唐辉之曾孙,唐瑶:字昌仁,晋昌宴安(今甘肃敦 煌人。曾任西凉太守等职。他率众推举李暠建立了西凉政权。 025 唐瑶被封为征东大将军。421年,西凉被北凉所灭,唐瑶的儿子 唐和等人逃亡到伊吾一带(今新疆哈密市)。生三子唐偕;唐咨; 唐契(唐契唐玄达——唐崇、唐兴业 ——唐和字稚起——唐钦字 孟直——唐景宣、唐季弼) 27世:唐契;唐瑶长子 唐偕;唐瑶次子 唐咨;唐瑶三子字守仁,为后魏晋昌太守。后魏即南北朝的魏: 公 386-534年。“晋昌郡”在现在的甘肃安西县。唐咨—唐 揣—唐伦—唐永—唐陵—唐悟—唐瑾(北周字附璘)—唐令则(次 子)唐大智 28世:唐褒;唐偕之长子,子唐茂,孙唐翼;字玄达,后魏华州刺 史, 受封“晋昌公;生子唐茂唐褒之子,唐茂:北魏孝文帝时人,曾 为北魏太和年间(477年)任司马。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孙唐翼, 任后魏凉州太守。生令世唐纯:唐偕之次子,唐辉的第五世孙唐 纯,字玄粹,魏太源太守。唐氏重心从此从晋昌北海移向山西太 原。生令世 。 29世:唐令世:唐纯之子,为寿阳令 30 世: 唐灵芝:唐令世之子,封温国公 31 世:唐 邕:唐灵芝之子,唐辉第八世孙唐邕,字道和,太原 晋阳 (今山西太原)人,他先辈原居晋昌,后迁到山西晋阳。唐邕的父 亲唐灵芝北齐时封温国公。唐邕少时聪明敏捷,有治世之才,在 026 太昌初年(532年)高欢命其任直外兵曹,他很善于书计,记忆力非 常强,因精干而为齐世宗(高澄)提拔为大将军府参军武定七年(549 年)高澄被杀,事出仓促,内外莫不震惊,危急关头他大力协助高洋 (齐显祖)指挥部队,稳定了局势,受到高洋赏识,他经常陪从高洋 身边负责军事机密。唐邕善于揣度皇上心理,越来越受到高洋的重用, 甚至把他所穿青鼠皮裘赏赐给唐邕。天宝十年(559年)高洋巡视太 原城说:“这是什么样的城”。身边大臣则说:“这是金城汤池之国。 ”高洋则说:“我说唐邕是金城,这个城不是金城”。可见高洋对他的器重程度之深。后来高洋对唐邕说“你为国辛苦操劳很久了,本来打算让你到地方上作州官。我一再下令让杨遵彥寻找一个能够代替你的人,但杨遵彥云遍访文武大臣,像你 这样的精干人实在找不出,只好取消了这个打算。爱卿还是继续努力干吧!”东魏天统初(565年)唐邕任侍中,并州大中正 ,又兼任护军,其他职务仍旧不变,后又出任赵州刺史,原职还不变,北齐世祖高澄对唐邕说:“朝臣中从来没有人任侍中,护军,中正等职而兼任州刺史的,只有你才这样。现在给你一百天休息假,到秋天再回来。”后回朝,又改任右仆射,尚书令,录尚书等职,并被封晋昌王,这种待遇在封建社会里一般大臣无法达到的地步。后来北周进攻北齐,齐后主兵败,他与莫类敬显拥立安德王为皇帝,不久晋阳城被攻陷 ,唐邕投了北周,北周任命他为仪同大将军后来任凤州刺史,死于官位上唐邕精通政务,在北齐一代负责军政机要事务,各地军 队数目,兵力强弱,器械装备的好 027 坏,军用物资储备等他都非常熟悉。唐邕对部下要求严格,他下令责 打司空从事中郎封长业和太尉记室参军平涛二人,违犯有关制度杖背二十下。在北齐时宰相责打朝廷官员还从未有过,但他这一举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丞相高欢独搅了东魏政权,在他丞相府设置了外兵曹和骑 兵曹这两个机构,他掌着全部军马。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当皇帝后,唯独这两个机构没有废除,仍旧由唐邕和白建两人负责,称为“外兵省”。后来唐邕和白建权力和威望越来越大,都曾任尚书令等机要职务。所以当时人称他们为“唐白唐君明(唐羲):唐邕的长子,北齐时任开府仪同三司,隋朝时被封为安富公,隋文帝时死于应州刺史位上。唐君彻(唐鉴):唐邕的次子,曾任北齐中书舍人等职,隋初任顺国戎二州刺史,隋焬帝大业年间,死于贲郎将官位上。 唐君德(唐懿):唐邕的三子,因投降北周政权,被北齐所杀。武平三年(572年)为尚书令,受封“晋昌王”;北齐尚书,尚书佐仆射。唐邕三子唐羲,唐鉴,唐懿。 32世:唐鉴:唐邕次子,为武贲郎将,唐辉第九世孙唐鉴,为隋 代 雍州太守,也受封“晋昌公”; 为武贲郎将,生子唐 俭。 唐羲;唐邕长子唐羲:任隋府州刺史,封为安富公 唐懿:唐邕三子,被北齐所杀。 上为战国唐雎公至唐鉴公 ,共三十二世 028 下为唐朝唐俭公至湘北监利唐思明公共二十六代 1代:唐 俭;唐鉴之次子,字君约,(579年—656年),并州晋阳 (今山西太原人)。唐辉第十世孙唐俭,为唐朝开国元勋、 吏部尚书、莒国公。 唐朝前期重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晋昌唐氏在唐朝历史上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多次得到皇上的封典 为“晋昌公”或“晋昌郡公”,因此唐氏子孙后代以此为荣,为 纪念祖上的丰功伟绩多自称“晋昌郡”。唐俭家 族与唐休璟家 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俭的祖父唐邕北齐时尚书佐仆射位高权 重,唐邕的父亲唐灵芝北齐时封温国公;祖父唐令世官位不显。 唐邕的曾祖父唐纯,字玄粹,北魏任太原太守。唐纯是“唐氏三 祖”之一,唐瑶的子。唐俭和唐休璟是唐瑶嫡系后代,两个家族 共同祖先唐瑶。 唐 鉴:唐俭的父亲,隋时曾任戌州刺史,雍州太守,封晋国公,唐 鉴与唐朝高祖李渊关系很亲密,曾两人一起掌管禁军。所以唐俭 很早就与李渊次子李世民(即太宗)有交往。唐俭年青时性情豪 爽,不拘小节,对长辈很孝敬,是当时很有名的孝子。隋末时唐 俭看到隋焬帝荒淫无道,政治黒暗,便暗劝李渊起兵反隋建立王 业,唐俭是李渊起兵主要谋士之一。李渊太原起兵后,唐俭为大 将军府记室参军。并任太宗李世民行军元帅府司马。攻克长安后 唐俭任命为相府记室参军封晋郡公。高祖 武德元年(618年)由 内史舍人改任中书侍郎,加授散骑常侍。武德初年,唐高祖嘉奖 029 唐俭。虽成俘虏仍不忘朝廷,并仍命为并州安抚使,后回朝廷任 命礼部尚书,天策府长史,检校黄门侍郎,封为莒国公。并命为遂州都督(今四川绵阳)。贞观初年,唐俭两次奉命出使劝诱突厥而放松了防卫为唐朝大将 军李靖率领劝骑袭击突厥获得大胜铺平了道路,唐俭从险境中机智脱身而归,后被任命民部尚书。显庆元年(656 年)唐俭去世,终年78岁,唐高宗为之举哀,甚至停朝三日,以示哀 悼之意,还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称号,让其陪葬唐太宗昭陵,谥号为襄公,享当时很高礼遇 配姚氏 :荣封?? 夫人 , 生於随开皇十二年壬子七月十八日寅时,寿七十四岁,歿於麟 徳 二年乙丑年三月安七日戌时,葬不祥,生子二: 2代:长子戩公,字文善,封荣阳太守,从居江西,生於唐高祖武徳三年庚辰八月十五日辰时,享年五十六岁,歿於上元二年乙亥岁十一月二十日亥时,葬不祥。配汪氏,生於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岁二月初六日午时,寿六十三岁,歿於永湻元年壬午岁六月十三日巳时。葬失传。生一子凝之。 唐宪:唐鉴之长子,唐俭的哥哥,字茂彝,隋朝时任东宫左勋卫。他和唐俭参与了太原起兵,并被唐高祖任命为正义大夫,后被封为安富县公。唐高祖武德年间晋升为云麾将军加封郡公。唐太宗贞观年间任紫金光禄大夫。唐俭另一哥哥唐茂纯,曾任右勋卫将军。 030 唐 蒙:唐俭次子,曾任临经府拆冲。 唐同人:唐俭三子,曾任司农少卿。 唐嘉会:唐俭四子,任洋州刺史。 唐善识:唐俭五子娶唐太宗女儿豫章公主,任附马都尉。 唐波若;唐俭六子任赵州司马 唐授衣;唐俭七子汝州司马。 唐 观;唐俭的小儿子最有名气著有文集三卷。 3代 :唐凝之:戩公子,字公聖,官至御史大夫,遇事敢言,刚直 不阿,生於唐贞观二十二年戍申岁三月十六日辰时。享年七十 一 岁,殁於开元六年戍午岁正月二十一日亥时,葬地失传。生 子秀,配妻 李氏敇封夫人 ,生於唐贞观二十一年丁未岁九月初 八日午时,寿六十九岁,歿於开元三年乙卯岁二月 初一未时, 葬地不详。 唐践贞:唐俭孙子,任杨州都督府参军。 唐简心:唐俭孙子,任洛州司禄参军。 唐启心:唐俭孙子,任绵州刺史。 唐从心:唐俭孙子,其子唐睃娶太平公主,殿中监。 4代:秀公:字子毓,不仕,生於唐上年元年甲戌岁八月十二日卯时 寿七殁於天宝三年甲申岁九月十一日亥时,配妻王氏 :性孝慈, 好读书,教子有断机和九之风,故其子皆科甲,王氏生於咸享 二 年辛未岁七月二十日,寿七十五岁,歿於天宝国盺年乙酉岁 031 六月十五曰巳时,生子三:承运、承世、承祚。承运、承世官 仪徵令从河南 。 唐 昕:唐俭曾孙,曾任鸿胪卿。 唐 晙:唐俭曾孙,唐玄宗先天年间任太常少卿。 唐 昭:唐俭另一曾孙,曾任河南尹。 唐 次:字文徧,是唐俭的后裔,唐德宗建中初年,由使幕府任职,贞元初入朝佬侍御史由宰相窦参推荐改任礼部员外郎。唐宪宗即位后,入朝任礼部郎中,不久他兼任知制诰和任命为中书舍人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亲信大臣。 唐 扶:唐次的儿子,字云翔,元和五年考中进士,入朝任监察御史和屯田郎中等职。 唐 持:唐扶的弟弟,字德守。唐宪宗元和十五年考中进士。唐文宗大和年间任渭南县尉。大和末年任工部郎中,容州刺史,御史中丞容管经略招讨史等职,后又入朝任给事中,唐宣宗大中末年间历任散骑常侍,灵州大都督长史,朔方节度使,昭义节度等职。 唐彥谦:唐持的儿子字茂业、颇有才气,特别善于作诗乾符末年躲避战乱,把家迁到汉南,王重荣镇守河中(今山西永济)召他幕府任职,任河中副节度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末年,唐彥谦受到王重荣被杀事件牵连被贬,而得节度使杨守亮的推荐为判官,后升任节度副使,阆、壁二州刺史职,死于汉中,唐 032 彥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在书画、音乐、博饮等无不超出四辈, 尤其工于七言诗。他死后留下的诗篇,礼部侍郎薛廷珪为他诗集作 序,命名《鹿门先生集》,唐彥谦的儿子唐涣曾任郡守。 唐 涣;唐彥谦的儿子,任郡守 5代:承运:秀公长子,字伯享,秉公刚直,官至京府大夫,生周长 安四年甲辰五月十六日寅时,寿六十七岁,歿於唐天历五年庚戍 岁七月初八日亥时。配妻李氏,生於唐神龙元年乙巳岁三月十三 日卯时,寿六十八岁殁於大历七年壬干五月初九日卯时。生一子 名晋。 6代:晋公:(承运之子)字子上,晋公经史名闻朝野、官至四门博 士,生於唐开元十六年戌辰岁七月十八曰卯时,寿四十三岁,殁 於大历五年庚戍岁九月十七日亥时。葬地不详。娶妻禇氏,生 於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四月十三日巳时,寿六十一岁,殁 於贞元二年丙寅年岁十二月初八日申时,葬不详,生子名庆。 7代: 庆公,字从于,未仕,生於唐天宝十一年壬辰九月十六日时, 享年七十一岁,歿於长庆二年壬寅岁二月十一日未时。 配汪氏,生於天宝九年庚寅岁五月二十日巳时,寿七十二岁, 殁於长庆元年辛丑岁六月十一日亥时 ,葬均阙。生三子:奇臣、 薑(书)臣 、良臣。均未仕。 8代:薑公 :字君朴,公旷达成性,不拘小节,官至余杭令,有善 政,民口碑载道,去日父老攀辕以留。生於唐廷中元年庚寅岁 033 八月十五日亥时九十三岁,歿於咸通十三年壬辰年十二月十三 日未时。配方氏,生於唐建中二年 辛卯岁十月二十五日亥时, 寿八十岁,殁於咸通元年庚辰岁五月十八日丑时,葬均阙。生二子遷、迪。 9代:遷公 ,薑公长子,字伯田,公敬承达训,亊亲至孝!治家雍 睦,官至监察御史,五世同居,蒙皇恩旌表,忠贞自持,以下为 己任,后徒居南州 ,公生於唐元和二年丁亥年五月十六日午时, 享年五十八岁,殁於咸通五年甲申年八月十九日未时。配吴氏, 生於唐元和元年丙戍岁八月十三日寅时,寿六十七岁,殁於咸通 十三年壬辰岁九月初八日亥时,生三子:长子松柏举進生。余均 未仕。 10代;松公,(遷公长子),官至国寿公刑部员外郞,詩文盖世。 徒丹陵,生於唐开成三年戍午岁十月,二十四日午时,年五十八 岁,沒於乾宁二年乙卯年 月 日不详。配江氏,生於唐开成五 年庚申岁二月十二日卯時,寿六十一岁,殁於光化三年庚申岁 七月二十三日卯时,葬未详。生子一庚。续配汪氏,生殁葬未 详。 11代:庚公,生於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甲午岁八月十九日酉时 年四十六岁,歿於公元920年己卯岁十一月十二日丑 时。生平事迹不详! 【註:经现查証﹕湖南祁阳五修谱有严重失实,年代完全不符, 034 事迹张冠李戴!为客观严谨!此次予以更正,不至以后再以讹传讹!】 配俞氏,生於唐乾符五年戊戌岁二月十三日巳时,寿六十九岁, 歿於后晋开 公元 948 年。 12代:纲公,字仲芳,官至兵部员外郎,生於唐光化元年戊午岁八 月十六日卯時,寿六十一岁,歿於显德五年戊午年十月十三 日卯 时。葬未详。配杨氏,生放唐光化二年已未岁九月十二日寅时, 寿六十七岁,殁於后周乾德三年乙丑年十月十七日酉时.葬未详生 一子 :俪。 13代:俪公,字光盛,未仕,生於后唐同光三年乙酉岁五月初六日 寅时,寿七十一岁,殁於宋至道光元年乙未年十月十一日亥时。 配李氏,生於后唐天成二年丁亥年七月十三日卯时,寿六十七岁, 殁於宋谆化五年甲午岁三月十三日巳时。葬未详,生一子:天恩。 14代:天恩,字茂锡,公天性孝,官至常州太守,爱民如子,广德 人心,生於后周显德元年甲寅岁九月初六日午时,寿六十七岁, 歿於宋天禧四年庚申岁八月十九日酉时。配蒋氏,生於后周显 德二年乙卯岁三月十七日已时,寿六十四岁,殁於宋天禧二年 戊午年九月初六日亥时,生一子:宴。 15代:宴公,字克绥,未仕,生於宋兴国三年戊寅年八月十六日酉 时 十五岁歿於宋祥符五年壬子年十月十八日戍时,配妻牛氏, 生於宋兴国五年庚辰年五月初五日午时,寿六十岁,殁於宋宝元 二年已卯年二月二十四日酉时,葬不详。生二子 。 035 16代:湛公,(宴公次子), 字伯介,官至光禄大夫,公性至孝, 早岁丧父 ,哀毁成疾,几死復甦,事竭诚朝夕不离,后官至光 ?大夫,噗曰:人生不能忠孝,吾何必为斗升之禄以达吾亲乎? 遂致仁为。公生於宋祥符三年庚戍岁七月十五日寅时,享年五十 六岁,殁於宋治平二年乙巳年二月十二日卯时。配杨氏,封夫人, 生於宋祥符二年已酉年正月十八日酉时,寿六十九岁,殁於熙 甯十年丁已岁五月二十日戍时,葬不详。生二子辅、辕。 17代:辅公,(湛公长子 ),字尧卿,官至贞江令,有善政。生 於宋宝元元年戍寅岁八月十九日巳时,寿六十一岁,殁於宋元 符元年戍寅岁九月十六日酉时。配金氏,生於宋宝元二年己卯 年正月二十八日寅时,寿六十七岁,殁於宋靖国五年乙酉年十 二月初六日巳时,葬不祥,生子二:长子卿、次子不详。 18代:卿公,字秉圭,自江西吉安府万安县烟竹坡肇迁湖南郴州,不仕,生於宋熙甯九年丙辰年十一月初十日申时,寿八十二岁,殁於绍兴二十一年丁丑年八月初八日亥时。配张氏,生於宋熙甯九年丙辰年八月二十四日丑时,寿七十五岁,殁於宋绍兴二十年庚三月二十六日卯时,葬不详,生子一:政三。 19代:政三,字德元,生於宋大观元年丁亥年九月初十日午时,寿六十一岁,殁於宋乾道三年丁亥年二十日亥时。配闻氏,生於宋大观三年已丑年二月初八日子时寿七十三岁,殁於宋湻熙八年辛丑岁十一月二十五日戍时,生一子:彥益。续配间氏, 036 生卒不详。 20代:彦益,字子谦,生於宋绍兴六年丙辰五月十八日申时,寿七十四岁。 殁於嘉定二年已巳岁六月初六日亥时配熊氏,生於宋绍兴七年丁巳岁三月五日子时,寿八十一岁,殁於嘉定十年丁丑年八月二十一日丑时。生一子:友辅。 21代:友辅,字廷佐,生於宋隆兴二年甲辰年二月十八日子时,寿八十岁,殁於宋甯祐三年癸卯年八月十二日卯时,配朱氏生於宋乾道元年乙酉年八月初九日卯时,,享年七十七岁,殁於宋湻祐元年辛丑年十一月初二日亥时,葬未详。 三代始祖【 湖北监利、 湖南常宁始祖】 二十二代祖【思明】 唐思明;(1198–1267),祖籍湖南郴州,传至四代,元末明初家产龙驹,本乃天将将大吉于唐氏,然不知其祥,致之死,遂致祸。时逢伪主徐寿辉反叛大元,倪文俊起兵沔阳,以家产龙驹之故,嫁祸于我,寇焚我庐舍,掠我积蓄,凌我里居,列祖惶惑,全族三、四、五代举族纷飞,远走他乡,星散四野,或 易姓更名、或隐姓埋名、或坚避不出。逃逸者各居其地,自为任时当地开基之祖。仕于南宋末年,“宦籍玉沙,教授监利”, 037 公虑祖居地陋壤僻,人文不显,察监利东门外十五里怀义乡,今名唐 家堡,其地阔野无际,田沃水美,有沧浪雅闻, 濯纓圣迹,屈子遗 风,楚风淳厚,钟灵毓秀,遂卜居焉。公积德累仁,忠厚传家,果天 佑其闾,龙马呈祥,一应人愿,家藏丰厚,五世而昌,唐氏(朝魁) 一转而为邑里望族。生三子开泰运国。 二十三代祖【开】 唐开泰;思明公长子,生二子文进海。 唐开运;思明公次子,生二子文星光(后未叙)。 唐开国;思明公三子,生一子文宝。 二十四代祖【文】 唐文海;开泰公次子,生一子仲荣。 唐文星;开运公长子,后未叙 唐文光;开运公次子,后未叙 唐文宝;开国公长男,生五子仲富隆贵明清。 二十五代祖【仲】 唐仲华;文进公长子,生二子朝魁、朝伟。 唐仲宣;文进公长男,生一子朝隆。 唐仲荣,文海公长男,生一子朝兴。 唐仲富;文宝公长子,生二子朝祖 朝宗 唐仲贵;文宝公三子,生二子朝京 朝臣 唐仲明;文宝公四子,生三子朝英 朝俊 朝佐 038 唐仲清;文宝公五子,生二子朝魓 朝光 二十六代祖:【朝】 唐朝隆;监利北州村黄金院第一代始祖 唐朝隆;仲宣公长男,字茂林,生于元大德元年丁酉(1297年) 九月十三日子时,卒于元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年)十二月十 六日酉时,妣黎氏,生于元大德三年己亥(1299年)八月十六卯时,卒于元至正十五年乙未(1355年)五月初六亥时。 生子二:发明、发敏元末因龙马之故迁居监利北州村黄金垸,为监利北州村黄金垸开基之祖。 唐朝祖 ;监利下乡 唐家巷 燕湖垸第一代始祖 唐朝祖;仲富公长子,字绳武,生于元大德六年壬寅(1302年)二 月六日卯时,卒于元至正二十三年癸卯(1363年)七月十五日亥时, 妣宋氏、何氏,宋生于元大德五年辛丑(1301年)八月十三日辰时, 卒于元至正二十六年丙午(1366年)九月二十四日申时,继妣何氏, 生卒不详(疑何氏早殁,宋氏为继)。 生子三:发源、发清、发济。 (据光绪七年谱载)元末因龙马之故迁居监利下乡(今属监利南 桥市镇),为桥市、唐家巷、燕湖垸等处开基之祖。后又蔓徙监利姜 新垸、上下九房、柘木乡柘木村、王桥、古泥垸、薛横堤、唐段、白 螺街,通城县大界、华容注滋口、散居公安埠河等地。 唐朝宗 :监利上乡烟墩火把堤第一代始祖 唐朝宗;仲富公次子,字觉先,生于元至大三年庚戌(1310年)六 .039 月十五日申时,卒于明洪武二十七年甲戌(1394年)十月二十日巳 时,妣姚氏,生元至顺三年壬申(1332年)八月十六日辰时,卒明 建文元年己卯(1399年)冬月十三日巳时。 生子二:发寿、发昃。 (据光绪七年谱、沔阳谱载) 元末因龙马之故迁居监利上乡(今监利西程集镇程家集、廖桥村、 三桥村、永联村等地),为烟墩、火把堤(红城乡火把堤村、永丰 垸烟墩湾即烟墩村)等处开基之祖。蔓徙监利唐家桥、罗家桥、唐 家湾、唐家老、五大户、高楼子、湖西沙岗、荆台观等地。 唐朝臣:监利唐家港等地第一代始祖 唐朝臣;仲贵公次子,字克忠,生于元大德十一年丁未(1307年) 五月十二日亥时,卒于明洪武十九年丙寅(1386年)六月十四日 巳时,寿八十,妣李氏,生于元至大元年戊申(1308年)八月十 四日巳时,卒于明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年)十月二十六日巳时。 生子四:发德、发福、发昇、发广(沔阳谱为“友德、友福、友升、 友广)公举明经,任四川成都府教谕 ,龙马故后落籍监利唐家港 (毛市镇平田村)。其后有迁居监利市坊厢、上车湾镇太平桥、朱 河镇下车湾、车埠港、洪湖傍塘湾、小沙口、仙桃张沟镇新里仁 口唐彭脑村、石首市绣林办事处路家铺村、团山等地。有星散湖 北公安、应城、湖南临湘、巴陵等处者。据薰沐公清同治七年自 修本房朝祖、朝宗公谱载臣公五世孙唐缙之子唐璧、唐玺迁襄阳 府。 040 唐朝俊:监利唐家堡前房第一代始祖 唐朝俊;仲明公次子,字廷秀(一说廷彦),生于元延祐六年已未 (1319年)二月二十九日已时,卒于明洪武十九年丙寅(1386年)九月十一日辰时,妣沈氏,生元泰定二年乙丑(1325年)二月初三巳时,卒洪武三十一年戊寅(1398年)四月初二卯时。 生子三:发真、发修、发玄 元末因伪主徐寿辉反叛,眷属俱各逃散,公背负文宝公祖像藏于 荆棘中得存其命。为龙马之难后,思明公祖基地堡上前房之祖。俊 公于元末乱离中荒于学,困于生,虽艰难万状,卒能保全性命,于 破巢毁卵之中独与弟朝佐手足相依,不舍故土,固守金瓯,世守先 绪,使思明公经营缔造之金瓯依然而存,并辉煌光大,其功之伟, 堪称唐氏百世千秋之尊祖。 其后世主要居唐家堡堡上前房(上车湾镇伏河村),唐家场(毛 市镇镜台村、卸市村即唐李垱)、其子发真公后裔有迁监利北口预 备堤今网市镇铁庙村者,十来户,五十余人。其十六世祖坤公子孙 迁监利龚刘湾(龚场镇秦场六组),十来户,五十余人。沔阳(今 仙桃市)杨林尾镇、几十人。还有迁居公安县张家坊村、闸口、黄 金口、埠河、杨场等地。详情待考。 唐朝佐:监利唐家堡中房、后房第一代始祖 唐朝佐;仲明公三子,字廷辅,生于元至顺元年庚午(1330年)六 月十八日巳时,卒于明洪武十三年庚申(1380年)八月初三午时, 041 妣陈氏,生于至顺二年辛未(1331年)九月二十二日辰时,卒明洪 武十二年己未(1379年)八月二十日巳时。生子二:发朝、发亨 元末龙马之难后,公与兄朝俊相依为命,共克苦难,坚守祖业,为堡上中、后两房开基之祖。其孙长子发朝之子应祺后裔主要居濯缨坮近处堡上中、后房,其孙次子发亨之子应礼后裔主要居后港(堡上后房),其后有蔓徙监利三州镇、毛市镇双桥村,分盐唐家剅村、新沟、周老嘴、红城乡鸡鸣铺、新兴垸,洪湖螺山镇铁牛塘村(约两百人)、石首调关镇调关,东升镇滑家垱村(约两百人),四川省奉节县闸口镇渡口村,安徽镜台等地者。 唐朝光 监利高大桥第一代始祖 唐朝光;仲清公次子,字觉宗,邑庠生,生卒未祥。子:发敏, 元末龙马之难后其胞兄朝魓迁京山天门口唐家楼,公为避元乱迁徙落籍监利高大桥(今监利红城乡古江村旧名古江岭),为高大桥开基之祖,总共约一万余人。后世现有徙居监利太马河(红城乡太马村)、裴家铺(监利裴家铺村)、唐牌坊(监利红城乡杨新村)、马铺(监利容城镇马铺村)、章华港(石首市)、普济镇(江陵普济镇)、湖南汉寿县鸭子港镇联红村(二百余人)、四川奉节县兴隆镇方洞村等地者。 为誌!以纪念他(她)们为从湖南入川后崭转奔波,披荆斩棘,重建 【湖南祁阳始祖】 二十六代【川谱:庚】 朝魁【庚一郎】 字派:魁寿仁(昌通,治法)、泰诚瑛荣海法、文尚()宗万,一时三 042 正成,先训敏德贻,谋合显亲光,裕尊荣运逢,隆盛代立宏,勋嗣敬梧培,杰 嵩浩钰诗,颂梓笙群圣国扬。 一修、二修:祖寿仁治甲,甲子轩尚宗万,一成三正允。 三修、四修:开学启圣序,世传国朝康,江西监利楚,至代达荣昌。 五修族议:继有尊祖君,功勋常荣耀,续延文武臣,新民大吉祥。 辈次排列:祖寿仁治甲,甲子轩尚宗万,一成三正允,开学启圣序,世传国朝康,江西监利楚,至代达荣昌。 辈次排列唐一和子孙修;朝寿仁治甲,甲子轩尚宗万,一成三正允,先训诗书明,文昌安大必,德仕耀忠心,荣华富贵有,福禄禎祥生。 辈次排列唐一逊子孙修;庚子仁道海,文芳尚宗万,一成三正永,再以通天世,洪榜化仕汝,元彦福先光,绪志良全美,荣隆开大昌。 唐一和唐一逊子孙,丙申年公元2016年,整理家谱时几百年重逢,方便湖广填四川子孙联宗合议辈次排列;湖广填四川,中华丙申严。 淸朝魁字占一行庚一郎,公宅心忠厚,槓品端严,允足模范,元朝元至六年庾辰岁八月十五日寅时生,享年五十岁,歿於明洪武二十二年已巳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申时,葬於今归阳镇茅坪乾山巽向,子三 :寿 、富、贵三房。配朱氏,元朝元至三年丁丑三月二十五日子时生。享寿五十六岁,歿於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年九月初三日已时,夫妇同葬於常宁河洲人形,迁葬归阳喻家巷上首茅坪乾山巽向,据常宁谱原葬人形未迁,一葬衣冠,一葬形骸之说未知,並誌此以表后世不忘。 续配伍氏,元朝元至四年戊寅年十一月十八日寅时生,享年五十四岁, 043 歿於明洪武二十六年辛未年十二月初四日辰时,葬於今归阳鎮茅坪乾山巽向。常宁老谱对朱,伍两正、续异议未曾全录,后世经合议后认 为不妥,今一并录入以传后世。 二十七代:寿【 川谱:子 】 魁公子:寿公,字观音,行二,仁厚为夲,忠孝开基,子孙后代繁衍众多,今祁阳、祁东湘江两岸,及川渝等地子孙数万。公元正二十年庚子年正月十三日午时生,享年六十岁,殁於明永乐十七年戊戌岁己亥年八月二十日申时,葬於归阳司后巽山乾向。配堂氏,生於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年十月初二日午时,享年六十六岁,殁於明永乐二十年壬寅年六月初十日申时,葬归阳司后巽山乾向。生子二:仁可、仁美。 寿公父朝魁公,迁衡阳常宁后又徙居祁东县归阳镇对河祁阳县唐家岭。 此处风水俱佳,北靠衡阳,南极潇湘,田畴宽广,地产丰饶。丁旺齿繁,人才辈出。六百余年,传二十四世,人口两万有余,祁东虽仅一县之隔,但与富、贵后裔从未合修族谱,就是寿公之裔同在归阳一地也支分两派修谱。 二十八代:【仁可】 【 仁美为合川尖山渭沱水口等地唐氏始祖】 寿公子二:仁可、仁美,仁可子二:昌公、通公,仁美子二:治世、法铭,昌公子二:泰、诚,通公子二:瑛、荣,法铭子一:海,治世子一:唐甲。四支居祁东、祁阳,系两祁之旺族,1746年第一次曾 044 合修族谱。此后昌公、通公、法铭三大世系合修族谱,湖南填四川时多数为通房后裔。 二十九代【川譜:道通】 昌公、通公、法铭三大支系 此三房主要繁衍生息于祁阳黄泥塘镇唐家岭及周边地区,所以更团结,长期合修族谱,也有分布于祁东及其他县市的。通公,号治通,川谱谓道通,仁可公次子,生卒不详,葬常宁县河河洲龟立坟为誌 。 生一子海灜,【湘谱记荣 】 ,今通房后裔多聚居归阳对岸湘江边,人丁兴旺 ,人材辈出。 三十代;【海 灜】 通公次子:字荣 【 灜,荣方言同音】,行二, 公传家清俭,赋性宽厚,仕堂敦孝,友世篤忠,明正统十二年未?卯十年十月初九日申时生,享年四十五岁,殁於宏治四年辛亥岁十一月二十二日未时,葬鸡栖堡巽山乾向立坟为誌。配吴氏,明景泰元年庚午年正月初五日辰时生。寿七十三岁,歿於嘉庆元年壬午年正月初五日子时,葬祖山堂乙山辛向。生一子:文清 。 三十一代:【文淸】 行一,生於明成化十一年乙未年三月初二日戊时寿六十七岁,歿於嘉庆二十七年辛丑年三月十三日午时。葬地失传。配周氏,生於明成化十一年乙未年九月初三日寅时,享年四十六岁,歿於正徳 十五年庚辰年四月初一日子时,葬芋冲头子山辛向 。生三子:瑀、琥、大常。 045 三十二代:【芳碧】【湘譜記瑀 】 瑀公,文清长子 ,行一,明成宏治四年辛亥年十月生,殁於嘉庆三十一年癸丑岁八月工十日未时,享年 六十三岁,葬未详。配刘氏生於明宏治五年壬子年七月初十日未时,享年六十一岁歿於嘉庆三十一年壬子年八月二十日卯时、葬不详,生子尚爵。(尚程,尚稅、尚科 均未详)文淸次子琥公,配王氏,三子大常,配不详, 【註:川譜记尚爵为琥公所生,应有误,今根据湘谱更正为瑀公生,较为妥当!】 三十三代 :【尚爵】 瑀公子尚爵,行一,明正德六年辛未年八月三十日丑时生,享年五十六岁殁於嘉庆四十五年丙寅年十月十七日辰时 ,葬宅后园亥山巳向。 配王氏 ,明正德十二年丁丑年九月初六日辰时生,享年三十一岁。殁於嘉庆二十六年丁未年八月初一日辰时,葬大水甸癸山丁向,生子四:宗和、宗程、宗科、宗税。 三十四代:【宗】 宗和生卒等资料失传、待后续,宗和生二子,万箱、【四川中江谱记为万佐】万科。 三十五代:【万箱、(佐)】 万箱(佐)字双舟,生於明万历十六年戊子岁,六月十五日辰时,公元1588年。享年七十三岁,殁於康熙元年壬寅年二月二十三寅时,公元1662年。葬祖山堂乙山辛向生三子一讓、一和、一逊。配段氏, 046 生於明万历十七年己丑年十月初九日亥时,公元1589年。享年六十 八岁,殁於顺治十三年丙申岁三月十二日子时,公元1656年。葬祖山堂乙山辛向。 唐万科生卒不详。 三十六代:【一】 【万箱长子一讓字新俗、生卒不详,配曹氏。 次子一和系四川中江入川始祖。】 一逊字开俗,嗣四子:成益、成友、成庆、成吉。配氏及生卒未详。 一和字文俗,生於明万历四十年壬子年十月初九日亥时,公元1612年。享年六十三岁。殁於康熙乙卯岁六月初十日寅时。葬观音堂乙山辛向。生三子:成伟、成虞、成钦。一和配董氏,生於明万历四十六年戍午岁十月三十日寅时,公元1618年。享年五十八岁,歿於康熙乙卯年六月初六日寅时,葬祖山堂乙山辛向。 2016年,在寻根问祖、修谱査找资料时、仁可和仁美两支后人欣喜在网上相逢,至此仁可、仁美和一和、一逊的子孙在分离三百多年后又重新团聚,经过三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如今两支后代巳发展成近二万之众,后代人材济济,挤身川渝唐氏旺族。 三十七代:【成】 唐成益,字美楚,一逊公长子,配曹氏,生卒及后嗣不祥待续。 唐成友,字国楚,太和隆兴唐家沟入川始祖,另页专述。 唐成庆,字玉楚,合川太和佛盐小拱桥,液和湾入川始祖, 047 唐成吉,字汉楚、配、嗣、生卒圴不详。 【唐成庆配龙氏嗣子三义,三义配赵氏,嗣子唐正柱】 唐正柱配昜氏,嗣子唐永麟。唐永麟配周氏,嗣子:再仁、再耀、再武、再目,再武嗣子:以品。再目嗣二子:以目、以凤。唐以朝、以富、以斌、以才、(以荣配陈氏) 后嗣 均不详 。通字辈均无资料,待后续。由于成庆 后裔无完整资料可査,目前收集的残存的零星资料分析,其后代大约 居住在佛盐小拱桥和液河湾一带,与成友后裔唐永富子孙混居。为了謹慎,对无确实资料记载的留空白以备后续。】 三十七代【成】 唐家沟由湖南入川第一代唐成友 生於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辛酉岁九月十四日巳时,湖南永州祁阳县二十六都黄溪黃沙二位大王祀下生长人氏,享年七十二岁。殁於淸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五月壬子岁十二月十六日申时。仍在夲县黄溪黄沙二位大大王祀下州尾園土地,葬於夲境地名祖山塘正作乙山辛向立坟为誌,嗣迁四川合邑隆兴场唐家沟老坟山正作立坟安葬。缘配刘氏,生於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庚午岁三月二十五日午时。係湖南永州府祁阳县二十六都黃溪黃沙二位大王祀下生长人氏,享年六十九岁,殁於淸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戊寅岁二月十八日酉时,吿终於四川?府万县上沱沙坝髙庙子。卜葬於重庆府合川隆兴?唐家沟老作坊,老坟山正作艮山坤向立坟为誌。成友配刘氏嗣智长子三宾 ,次子三鑑,四子三界。 048 大房唐成益,字美楚配曹氏(嗣未祥) 三房唐成庆,字玉楚配龙氏(嗣未祥) 四房唐成吉,字汉楚(配嗣未祥) 三十八代:入川二世【三】唐三鑑尊为入川始祖 缘配李氏,嗣长子唐正柏,次子唐正和。三鑑字明可生於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丙午岁八月二十日申时,係湖南省永州府下归阳乡黄溪黃沙二位大王祀下生长人氏,殁於淸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癸亥岁十月十三日辰时 ,享年七十八岁,吿终於四川东道重庆府合川县來里隆兴场地名堰塘湾,卜葬於夲沟老坟山正作艮山坤向立坟为誌。 缘配李氏,生於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己酉岁四月初四日戍时,係湖南永州祁阳县下归阳乡黃溪黃沙二位大王祀下生长人氏,享年七十二岁。2016年清明节,唐家沟第四屇宗亲会集资近万元,为入川老祖唐三鑑和李氏老祖婆,重修坟茔,並立碑家园,含辛茹苦,繁衍子孙的功绩,並举行了隆重祀拜仪式。三鑑公缘配李氏嗣二子: 三十九代:入川第三世【正】 长子正柏次子正和,正柏字惟先,生於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四月初四日丑时 係湖南永州府祁阳县上归阳乡九都二位大王祀下生长人氏,享年八十四岁,没於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已丑岁十月初九日己时於重庆府合川来里隆兴场地名堰塘湾吿终,。卜葬於夲沟老坟山正作艮山坤向立坟为誌 缘配方氏:生於康熙三十年 049 (公元1691年),辛未岁二月二十六日寅时,系湖南衡州府常宁县 黃溪黃沙二位大王祀下生长人氏,享年六十五岁,没於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乙亥岁二月十五日戍时,於四川东道重庆府合川县來里隆兴场地名堰塘湾告终,卜葬老坟山正作甲山庚向立坟为誌。正柏配方氏嗣四子: 四十代:入川四世 :【永】 唐永华 ,字明生。生於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 年),正月十五日午时,係合川县來里隆兴场唐家沟堰塘湾生长人氏,享年八十三岁,没於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甲寅岁全月二十九日巳时吿终夲宅 ,卜葬於周家湾坎上云峰寺(现名红生基 )正作申山寅向修佳城以誌千古!缘配黃氏,生於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1年),三月初九日戍时。系合川县隆兴场普陀山下生长人氏。亨年八十二岁。殁於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五月初五日亥时。仍在夲地斑竹沟告终卜葬周家湾坎上云峰寺(现红生基)。正作未山丑向,修佳城以誌不朽!2016年6月,名誉会长榜雪前往扫墓,红生基上面一排六座坟墓,永华和黄氏及再科缘配李氏三位老祖的碑文还清晰可见,其他三座因年代久远风化,已经无法辩认!並且淹没在一、二米高的杂草之中。永华缘配黄氏嗣四子:长子再德、次子再明、三子再相、四子再科(大房永荣、三房永兰、四房永述)
家谱字辈--重庆市合川县区潼南县区唐氏家谱家谱字辈
字辈40字: 庚 于 仁 道 海 ; 文 芳 向 宗 萬(万); 壹(一)成三正永 ; 再 以 通 天 世 ; 宏 榜 化 仕 字 ; 元 彦 福 先 光 ; 緒 志 良 全 美 ; 荣 隆 開 大 昌 。 欢迎有此字辈的书籍请联系QQ:163279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