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榆中薛氏宗谱主修:薛鸣凤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薛氏宗谱创建时间:2013-1-27 22:39:48

基本情况--甘肃省兰州市榆中薛氏宗谱基本信息

  薛

家谱序言--甘肃省兰州市榆中薛氏宗谱家谱序言

   榆中县清水镇薛氏家族,祖籍陕西省韩城县城内狮子巷。清乾隆晚期薛氏遵道、志道兄弟因家境贫寒,负米行商来陇谋生,定居榆中县清水镇,迄今历时二百三十年左右,子孙后代散居全国各地。志道无子,遵道只有一子庭建,庭建有四子,将第四子耀祖嗣志道为孙。清水下街薛族为遵道一脉,孙家庄子薛族为志道一脉。本谱主撰志道一脉。 我族后裔撰写过两次家谱,均已遗失,此本为第三本家谱。因前两本家谱遗失,先祖史绩无证可考,仅凭先辈碑文和口传写成此谱。此谱应接原籍家谱一脉相承,让子孙后代清楚本族来龙去脉,遗憾我族薛镇南、薛立仁先后去韩城寻根续祖,无果而返,因此此谱只能从初来陇的遵道、志道为本族第一代写起,至现在的第十代。 先祖来陇后的两百多年里,家境跌宕起伏,兴衰交更。先祖遵道、志道初来陇时,家徒壁立,无一资产,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打下了基础。从清同治至民国十八、九年的六、七十年间,家业兴旺发达,农贸颇丰。时在西安、兰州、平凉、榆中县城、清水镇设有商铺、钱庄、当铺,商号为永兴德、永兴春、永兴公、永兴当等。在清水镇建有一进五院庄院,主宅三堂五厦,为中国古典式建筑,门庭磨砖雕花,庭院板石铺垫,堂屋横匾柱楹颇为壮观。有耕地七、八百亩,乡里人戏称“薛半川”。另外在甘草镇侯家沟、榆中县城关镇下汉村分建庄院。侯家沟有土地三百多亩,下汉村有水浇地六十多亩。清水下街有商铺两院。这一时期我族也出了一些有志之士,如皇清敕授登士郎的薛耀祖,历任县长、科长、中学校长的薛达等。先祖世代处世诚实、和睦待人,热心公益事业,遵道、志道虽家境贫困,也积极参与修建山陕会馆、关帝庙及祠堂等。这些建筑,同治年间毁于兵乱,先祖薛耀祖多方筹资,又重新修建。耀祖多为地方办好事,办实事,德高望众,人们尊称“薛四爷”。五世祖薛炳南创办了清水小学,并投资赞办甘草小学。薛达创办了榆中中学(现在的榆中一中),薛照南创办了榆中栖云女子小学。这些学校的创办,为榆邑孩子创造了学习条件,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造福桑梓,滋荫后代。 这一时期是我族的鼎盛时期,堪称豪门大户,名门望族,声誉全县,闻名遐迩。 民国九年(公元一九二○年)掌门人薛炳南急症猝逝,外地商铺全部丢失,再加上人口增多和一九二九年甘肃历史罕见的大旱灾,靠商业兴家的我族,家业急剧败落,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处境十分困难。这一低谷一直延续到全国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稳定,生活安定,给人们提供了奋斗空间。我族后裔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砺,激发了奋发向上的决心,在学校刻苦学习,追求进步,增长才干。涌现出一大批人才,先后出现60多位大学生,数名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7名县处级干部,4名地厅级干部,数名专家学者和一些知名企业家。这些后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勤奋工作,勇于奉献,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现时我族后裔,不论是国家公职人员或企业家,或是务农,都衣食不愁,生活幸福,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族的中兴时期。

源流迁徙--甘肃省兰州市榆中薛氏宗谱源流分支迁徙情况

  榆中县清水镇薛氏家族,祖籍陕西省韩城县城内狮子巷。清乾隆晚期薛氏遵道、志道兄弟因家境贫寒,负米行商来陇谋生,定居榆中县清水镇,迄今历时二百三十年左右,子孙后代散居全国各地。

家谱字辈--甘肃省兰州市榆中薛氏宗谱家谱字辈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