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堂严氏族史总谱主修:严承章
依山堂严氏族史总谱创建时间:2013-12-21 20:15:44基本情况--依山堂严氏族史总谱基本信息
我祖系始于始祖都督翁渊,一人之身,衍进六百四十余年,据不完全之计,迄今越三十五世,其胄约二千七百六十九户,一万一千七百零余丁之众矣。 青海西宁市,海东市,甘肃河西走廊一代、兰州市部分
家谱序言--依山堂严氏族史总谱家谱序言
尝考我依山堂严氏者,自有史迄今已越三十五世六百五十余春秋矣。始祖都督翁讳渊系古南京凤阳府 今安徽省凤阳县 定远县 今安徽省定远县 人世,为元朝武臣,时任江宁防御。 自隋朝以来南京之江北称江都,南称江宁 明太祖吴元年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丁未年乃以韩林之命由吴国公晋封吴王故称吴元年至征二十八公元1368戊申年改集庆为应天府,建明称洪武元年 自建康 自隋朝以来南京旧称 归附随军,征讨破严州部 现浙江省平湖地区 功绩卓著,赐姓为严。 呜呼,自时起,吾始祖本源之姓氏不得再系矣,乃实为我族之憾事也。平鄱阳之战,始祖翁先蹬陷阵,功劳显之 ,升千户职,辖千余人,尔后随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玉春削平秦地 今陕西秦龙一带 所向有功升指挥佥事,再升都指挥佥事。左参将诏晋都督同知 正三品 赐蟒衣玉带 明时玉为一品带犀为二品带金为三品带 明甲、凤盔、宝刀、田土、园宅,诰授世袭指挥佥事,至洪武某年卒于官,生一子,昊 二世 年甫十二,太祖追念先功,特加宠恤,育之宫中。及长配宫女萧氏,袭指挥佥事爵。昊生二子,长、濠。次、清 清早殁 。 濠 三世 袭爵。绥德州叛乱,应征讨有功,升指挥同知,山东都司,留守绥德。生二子。长、镗 四世 次 斌。镗有疾,未袭爵,生二子,长、肃 五世 次、经。肃袭都指挥同知爵。以军功升指挥使,历职石峡口守备,宁远卫,游击固原参将,怀来协副将,甘州现为甘肃张掖番夷叛掠地方,应调征遂移驻甘州任左卫,赐都指挥使俸爵 。 地方三司军政最高统帅 子孙指挥佥事一员,千户一员,西宁海贼亦卜刺破罕叛乱,应调平叛遂留一子 系敞翁之次子失名以指挥佥事,留驻甘州后未详 驻甘州。公则自屯于西宁。我严氏,肇基湟中自此始也。是时宁地称西川、东川、南川、北川。我祖居北川依山傍水,芳草菁菁,杏花柳荫,幽静天然,世称后子河,亦乎杏子壑。肃翁至景泰而卒。 即公元一四五某年 其长子敞 六世 袭指挥使爵,因甘州达贼犯边剿捕有功,升指挥使爵。加升都指挥同知,是时西宁十三大族番夷,联首叛掠地方调西宁守御都指挥同知,敞公率部平之,因功升党家台守备至嘉靖初卒 公元一五二某年 。子威 七世 袭指挥使爵,至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壬辰 委驻碾伯操守。是年土族叛掠努木只沟被平之,是年复掠土官沟亦平之,13年 公元1454年 正月刺咂族掠黑松峡 今互助县与乐都县之交界处有黑松林 俞家寨、水磨沟等多处,再击退之。同年三月,又平叛贼于掠颜只沟,捣其巢穴。因功奖赏委掌西宁卫,篆职任间,督修西宁文庙,古城橹垛垣工程。荣授兵备王公之特疏保举,并适授巡抚檄文赞疏。复选军政先后三度,持兵符共18载。升西宁守备,生三子 瞻 八世 袭父爵掌卫篆职巴燕操守,升甘州石峡口都司,延绥游击通州参将。生三子 长 、尔泰 九世 有疾,未袭爵。其子师旅 十世 于万历中 公元一五六某年 袭祖爵,时是已居住西宁南川之田家寨邨。翁善骑射,美须髯,秉性刚正,有骁勇善战之姿。兵备都司甚为宠嘉,调任甘州正兵中军,回宁后,任屯捕掌卫篆。授北川守备三载。生二子,长、维藩 十一世 于天启五年 公元1624年甲子年 袭指挥使爵,职任中千操守,各二次,巡捕三次,屯局四次,掌卫篆,而后,任奇兵营中军,以功再升授总旗一员,因功再升守备。生十子,弟维翰 十一世第十二军功 授百户职镇海威远中军,至崇祯初 公元一六三某年 甘州札酋大举入寇,丰简领宁兵,赴援随征,堵御平寇有功,荣授守备,提携任碾伯中军,生子不详。时是明政局不靖,吏组繁冗,因是故而,颁施简政之策,除凡西宁土袭准其承袭该简汉指挥之职。遂四十八员被悉心裁革,齐为民焉维藩翁之长子大体生三子:心德、修德、醇德。其裔之后则无考详。五子大纪 十二世 承袭父爵,大纪之子 俊德 十三世 承袭父爵,俊德之子 克昌 十四世 承袭父爵。克昌之子 于柏、于和 十五世 二翁,承袭父爵,于和之子 守诚 十六世 承袭父爵。 嗟乎!至清中期延官场十六世越三朝过四百春秋,就此而止也。自始祖迄今,越640余年,因世袭之故,吾大宗伯系列,則序而有秩,辈序、排行至二十九世,秩而不淆,惟十一世维翰翁,被裁革于碾伯操守之任上。其裔自此,徙居异处,弦断难续、惟有遥天仰望,意连形断。昔李德裕平泉堂记云祖宗之一草一木与人者,非吾子孙也。夫祖宗之木石之微,犹当宝珍,况宗祖族谱之大典乎?昔伯庐先生又云: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然为人子者,安有不考悉祖史者乎,祖史者不通,安云孝之道也哉?于是乎,吾儕辈以孝念所迫,顺先祖之德泽,当今振兴中华,昌盛之国势,而举其追踪寻祖、修纂谱牒之宏愿耶,经悉心探究、堪史、考证、询情、访耋、扶杖搜辑,秉程门立雪之诚意,而精情为之。古云:家谱者家史也,必循谱牒学之,要义史者,依实为旨,沿祖耋老之相传云, 自南京或江南明初而来,一居,大通后子河,一居,碾伯高草巷 考现存各方谱牒之序,记有赵家庄谱云 大清乾隆39年,正月22日,十世孙,选翁之序云:细加严考,知先人之原籍西宁北川后子河或云杏子河,随征至碾邑居汤官营,后迁至严家圈 西沟中山二房,大清光绪元年,蓟公映月之序云 共说纷纷,实无笔墨之可考,弟採其父老之流传,始祖至斯手足三人:一居于湟中之杏子河,一居于乐都之南汤官营,一居于双沟之中山严家村 双沟珩翁之裔系黑窑大清光绪3年,蓟公映月之序云 我祖自南京或江南而来:一居于西宁后子河,一居于碾邑之高草巷,再一居甘肃红山嘴 集鸾堡本翁之裔,系大清光绪34年之序云: 胄系南京流浪西湟自大明一来兄弟三人又自湟中后子河择地图存接踵而来,一居于乐都北门,一居于碾邑之南乡,一居于双沟之西山 呜呼!同为一族之裔,系同本之脉络子嗣,其先祖之史,如此之蜚说淆谈,吾辈毋敢再视忍之。遂我等以其为引,追宗觅祖,多方拜查或应先祖之灵佑,吾辈之诚念,亏倚沿途族亲之相助,跋山涉水,虔诚寻访至互助县五峰山下之下马圈村,二十世孙符躬翁之府上,喜逢天颜,得见精典,展卷而览之。则思绪,云骞词锋,京焕亦可谓如泉如涌。该谱系大清乾隆28年 公元1765乙酉年桂月即八月 桂月,介其堂刊印之铅印本,宝之极珍,毫厘莫损。 嗟乎!真乃我祖德所慧。裔辈之福应所致也哉,更甚者第十一世嫡孙维宪翁之精典。清康熙五年丙午之 公元1666丙午年 ,湟中严氏暨世系图谱,并十二世孙大伦公之大作,世系总叙,大猷公乾隆癸未年 公元1736年 之跋文 续记,皆犹明若粲灯,通似透镜,自元末之始,祖渊翁至二十九世,大宗伯系列,有序无紊(wen),依其而考之我依山堂之族史奚以其必然也。则与吾碾邑世祖同祖同根者,无误也,然回眸往昔更朝换代,朝溃政乱。仅明清越三五百年。四土不靖,内叛外侵,国无宁日,民更无宁日。我祖原本所遗之云锦天章,累朝告勅(chi),宏奖命名,褒奖颂扬之物,逐一而毁之于明朝崇祯癸未年 公元1643年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 之战火中。世系有序之族谱,一并而烧之矣。幸好吾后贤孝感动天,谨录于斯,昭吾裔儕,造我福作耶。可叹因改朝换代,流年延湮,与祖上仅意连葛断者,不谓鲜矣。然则碾邑并甘州 今张掖谓古之甘州 二支派,则由此而没再续焉。山高水长,流延年远,却其裔辈,怀祖念宗之心切,切不瞑,是故而以小枝为本,欠考缺究,自作慰意,率意成册,依已而续之,缺料欠考,草草意想而成之曰:族谱者也,盖吾族六百四十余春秋,世路荣苦之大族,演至今世,仅凭粗略意想,以讹传讹者有之,道听途说,凭空设想者亦有之,不实之谈疑似之迹,更不少见,今观宗祖谱牒之真容。拜读,煪若梦醒云霄者也。于是乎我等则顺其意而察其然。经考悉知甘州一支为六世 敞翁之子 讳不详 其裔胄先肇基于斯,时至今越四百余载,散居于永昌、金昌、山丹、民勤、民乐、古浪、永登、张掖诸地,近千余户,四千余丁众矣。十三世义德翁、徙居土门关,至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辛未年,十四世克宽、克慧翁至十五世祖於绅、於绵肇基于湟源阿家图,十六世守松、守林翁居湟源丹葛尔拉拉庄,十七世可嗣、继嗣、温嗣、柔嗣翁之晚辈国隆、国辅、国望、国俊、国佐、国花、国正则散居湟源阿家图、塔湾、巴燕峡、海晏下巴台等地。富章、焕章诸翁再居湟源寺寨。于公元一九五八年腊月大章、武章二翁再居刚察哈尔盖。于公元一九六三年二十世尔贤翁(尔为别字,应为而字),二十一世耀功翁(功为别字,应为躬字)辗转徙居祁连央隆,再至野牛沟。公元一九八六年,二十世尔发翁(尔为别字,应为而字)自海晏下巴台至海西州乌兰县赛什克至今。该族系散居于海晏34户,148丁。湟源塔湾14户,64丁。寺寨10户,49丁。巴燕峡5户22丁。乌兰8户,31丁。祁连10户,47丁。都兰2户,9丁。刚察4户,18丁。西宁1户,4丁。湟中镇海堡3户,16丁。十三世正德之胄 于伟 、于绶并子守恩、 守义诸翁事因无考,碾转居陕西省延安府安定县,至今20户,90丁。十六世 守信翁 于清康熙年间,自郡城湟中北庄,移居东川新里堡 即今丹麻新添堡 肇基于斯。守忠翁考族谱,悉八世族应其翁之胄,族克臣父于耀子起嗣依次而续之。信翁之裔,今散居于新添堡新家湾、东哈家、蒙达根、湛家台、拉洼沟、东丹麻泽、林白家脑、甘肃之满家堂 、查查洼、互助县威远镇、西宁、新疆、格尔木、玉树、武汉、四川诸地约百余户,近500丁。田家寨85户,420余丁。大通后子河长宁王家庄,互助下马圈、赵家磨诸地200余户,近800丁。湟源10户,40丁。朝阳新村30户,145丁。互助东沟诸地90户,450丁。平安县新安村四小支,共198户,839丁。十六世守忠、守信、守用兄弟三人于清康熙初闫郡城湟北中庄移居东川新里堡,即今丹麻镇新添堡。据耋老之传闻:一是最初定居该居地先祖之弟三人暨严守忠、严守信、严守用三翁,其中严守信翁支繁衍兴旺,谱载详实。二是守忠翁一支无信。三是守用翁一支去了南川,居地不祥。这三条线索与平安祁家川支系存在因果关系,并于平安耋老之传闻十分吻合。由此,守用翁应是平安祁家川支系之始祖顺乎自然,顺乎情理。以上总计为1829户,8052丁之众。碾邑 大体 支系自清康乾之际,因生计碾转而至碾邑之双塔沟,第十四世 天 某、天禧 天栽 三祖依攀故而润亲溶居同处,然以习惯名之曰:下严家而别之,住居东庄园。越数多年,约于清乾、嘉庆年间再逢乱世兵燹(xian)据三房藏原祖谱之残卷 现藏严家地湾秉才处共十六页云:长房天某翁之裔,自河底碾转至双沟之,西沟门居之。然其支裔或再迁徙于他方或因战乱而殉之,则考之无果。二房天禧翁之裔,伯仲五人肇基于双塔沟之西沟中山。 今称严家山上山二自然村 营捷至今,然其系列,少三世考而无详。惟以无考而续之,至十八世有理翁 膝下嗣男有五,长三某翁之裔传至第二十一世 学诗 学经 学程 三翁裔,于清同治年间,再次徙居于民和 原系碾伯县境内 之东沟乡南院村,马场垣团结村,北山沙石台,并甘肃青川等地计有80户,300余丁。其中有改藏民族燕姓者15户.。二房三仕翁之裔,学孔之胄亦徙居于上北山达拉乡之马趟、春洒。互助奎浪,甘肃古浪等地,计有32户,170丁。其族系与当地土族因联姻之故,更族为土族。三、四方则散居于严家山、尹家窑洞、上山、山桃、土桥、辛家庄、化隆之茶铺、还有民和县飞禽山等地,计224户,1008丁。五房于清同治年间,徙居于化隆县谢家滩、马趟村,计有14户,70余丁,昂思多镇梅家村24户120余丁。新中国建立初期,有耋老捎话来故地领收财产之说。老三房 天栽翁之裔传至 二十八世 世梅翁,于公元千九百七十二年,率其子侄,弃严家地湾,择海南州共和县东巴乡伊浪塘村肇其于斯有家焉。并于公元两千年古二月十二日,择其荫苑,迄今有10户,40余丁。时至今时我祖大体翁之裔已有360余户,足1620余丁。七世铖翁之裔八世 龙翁于明时万历年间,自江南之北川杏子河生男保保,父子随军徙居碾邑。祖龙祖茔碾邑北城外,今其墙尚在也。九世保保翁生三子, 十世 长曰:计 约于清康乾之际徙居汤官堡,其裔经朝乱兵燹(xian)之患殉之八九,迄今约二十八户,120余丁。次曰:珩 居双沟西山之严家圈 膝下有四男,长曰:儀 , 次曰:臣,三曰 :佐 ,四曰:儒,十一世 儀翁之 长子曰:资 亦名济 吉 后世异追之 于清康乾年间辗转徙居双塔沟之河谷,名之曰:严家河底,亦曰:严家存。其后裔繁衍数多年后,散居于赵家庄、辛家庄、漕子领、高家湾、地洼、马莲沟、虎狼沟并有民和县之李二堡、塘尔垣乡,迄今有一百七十余户,近七百余丁。其余四翁之胄散处多居,迄今近四百春秋之衍庆居小甘沟、尹家窑洞者六十三户,二百一十多丁。现今又有数十户徙居海西、海南诸处。黑窑洞支派至十三、十四世祖讳无考,自严家圈,辗转徙居洛巴沟之洒洞营上水地 现亲仁乡水库下沿阳坡村其后山塔玛沟有我祖茔约数亩并有我祖遗水磨遗址及现人还呼之严家尕地一段 约数多年至十九世有可法、 可旺 、可相 、可知、可孝、可安、可某伯仲七祖,再徙居于双塔沟中山,之石落牙壑,图存于斯。至清光绪七年 公元一八八一辛已年 再有二十一世祖中先、开先、同胞二祖,置山城高邓家之产业 有当时之契约凭据 因时有耕作避雨之窑洞 今褡裢地之拐角路口处 而命名至今,于十四年 公元一八八八年 壬子年 建新庄廓。现永红家,呼名至今 自此肇基于斯,迄今又百一十四载矣。其裔,还散居上帐房、酒泉、信藏,改藏民族者八九户。碾邑城、居新疆、平安、西宁多处者计有七十余户,二百四十余丁。牙公玛支者,其先祖,同时自严家圈,徙居碾伯古城,数多年后,辗转徙居于牙公玛,因与当地藏民之和睦雍协,结有严、薛、巴三姓为一家之世训传之。至今其裔迄今已经有二十二户,八十二丁。居住大湾者、二十余户,七十五丁。居住贾湾、汤官营者,二十九户,一百五十余丁。居住狼洼台、东岗子者,二十余户,过八十丁。熊沈家、斜沟门者,十四户,五十余丁。居双塔沟李家嘴、王家沟、大石滩、哈家湾者,三十余户,一百五十余丁。居住民和李二堡,塘尔垣者,十二户,五十丁。并有北山马莲沟等处,十三户,五十丁。千户湾、确石湾、麻尼台、生巴沟、禅师寺等处 现随为藏族 者四十六户,二百五十余丁。 嗟乎!我祖,珩翁之后裔传至 十四世 时有伯仲四祖之裔辗转散居异处,各自图存。近四百春秋唯闻其声,传之其言,本为同根同源。查其世系细考之,均有同根同本之血源。然因是换朝更代,未能得之收宗敬祖之机遇,故而使之愈疏愈远之大弊。迄今收之乃为天缘辅辏,吾儕辈之大幸也。迄今据不全之计,珩祖一人之胄有四百九十七户,二千三百一十七人丁众。三房本翁之裔约于清康乾之际。自汤官堡辗转徙居集鸾堡 今洪水镇大寨村 尔后并有散居阿鸾堡者,共有五十六户,三百六十余丁。 呜呼!荷蒙先祖积德之厚,叨承列圣眷遇之恩。我祖系始于始祖都督翁渊,一人之身,衍进六百四十余年,据不完全之计,迄今越三十五世,其胄约二千七百六十九户,一万一千七百零余丁之众矣。 畅泱泱大族,若万岁之苍松。生于子荄(gai),长于根本,茂于枝芽,若江河点滴之源,汇集成浩天巨流耶。宋方孝儒先生云:为子孙以奉先祀亦,难矣。夫严丞尝守冢墓,保上世之所传,以自立于闾里,常人能事,亦足矣。观古论今,吾祖非名人大贤,吾辈今修牒谱者,非特著世,纪官位而耀于世,则于后世观之,考世系之流衍明宗伯之有序也。畦我祖族系漫远之不紊(wen),其倡永远。则吾等足矣。考世系,知世祖,自我祖史应维宪翁之急救续谱, 排行作序至二十九世,肃穆世系则为此举之纲领也。长房续列明晰无紊。次几房,因别居散址,更甚者以别居断续,是故而疏之远矣。究此是情,吾以宪翁谱为纲,屏各支派之谱系,尊以祥和、欣荣、奋进、宽泛之法,依谐音附意之理。上联二十八世之行字,诚呈,五言联语。谱就十一句排行歌,予以清明雍和,永昭后世。字号可随志而行,讳切切不可有悖,且以五十四字篦疏世序,至盈时。再俟后贤,再缀世序,绳畦千秋源远流芳。贤献者,世为人遵循之根本。读圣贤书,行圣之效庙堂民众之福祉贤事,乃为人伦之大理。是故吾以始祖作首,一一列举表传树誌。以范嗣胄,永葆华荣,特著示之,齿语有国永役于民。则是图续之要也哉!脉谱者谱牒之要素,我祖史遥族众,资料茫然,缺时断层考之欠据,查之不详者,不为鲜见。然家谱者家史也,史者以实为旨,断不可妄染污墨,误导后人。以此而为之,以尽量考悉世系为要,谨录有关支谱之序言,并传闻以矣。后贤者再续。时蒙点滴源流之使然也。愿望我祖系千古永华,远远流斯,是为叙云尔。 附注 其一:后子河等多处有190户,800丁。据考证乃为清初,年羹尧将军之胄,因犯逃少林寺,后再遁于斯附姓为之,而勿敢续之。其二:甘肃红山嘴,有闫氏二百余户,过千丁。系陕西富平人氏,随征至四川,再度至此,勿敢续之。其三:湟中镇海堡,有多户、十数支更姓为颜,勿续之。其四:民和南院村,有燕氏原本为我严氏之裔,因故更姓燕,勿敢续之。 时公元二千一二年壬辰年仲冬 谷(gu)旦 族内第二十五世孙承章沐手敬撰
源流迁徙--依山堂严氏族史总谱源流分支迁徙情况
始祖都督翁讳渊系古南京凤阳府 今安徽省凤阳县 定远县 今安徽省定远县 人世,为元朝武臣,时任江宁防御。 自隋朝以来南京之江北称江都,南称江宁 明太祖吴元年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丁未年乃以韩林之命由吴国公晋封吴王故称吴元年至征二十八公元1368戊申年改集庆为应天府,建明称洪武元年 自建康 自隋朝以来南京旧称 归附随军,征讨破严州部 现浙江省平湖地区 功绩卓著,赐姓为严。
家谱字辈--依山堂严氏族史总谱家谱字辈
排行图引 我依山堂严氏者,自有史迄今已六百五十余春秋。历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朝之更迭换代。逢三次之大不幸。明初洪武帝因功赐姓。其原本之姓氏自此而消亡。此乃明崇祯癸未甲甲之年,家史资料并谱牒因燹而毁之殆尽。其三明晚期简政之策,四十八员被裁革为民。自此始祖系支派因散居异址。使之有族系,续而不列。有嗣裔难以成祀。岁月漫漫,愈疏愈远。并再经清同治之乱及近世宗改文革之弊政,各支系自立自续,不究其水源木本之流。至今适逢振兴大文化,恢复国学之盛世。于是乎,妆族敬宗。序列族系,则谓吾辈之大任也。逐以宪伦翁之祖史孤本为总纲,深究各支系谱牒作目眼,并耋老之传说为副之,统贯纵横撰列九九归元之吉数,竣我族系之大一统绪。源先祖之行序,自始翁至二十八世,经考悉知迄今最晚之辈序。为纠多字异行之弊端。故而尊以祥合、欣荣、奋进、宽法之四法。依谐音附意之理。上联二十八世之行字,诚呈,五言联语。谱就十句排行歌,予以清明雍和,永昭后世。字号可随志而行,讳切切不可有悖,且以五十字篦疏世序,至盈时。再俟后贤,再缀世序,绳畦千秋源远流芳云尔。 一世 渊 二世 昊 三世 濠 清 四世 樘 斌 英 五世 肃 经 六世 敞 七世 威 八世 瞻 矐 时 龙 九世 尔恭 尔泰 保保 十世 师旅 师友 计 珩 本 十一世 维藩 维翰 仪 臣 佐 儒 十二世 大体 大纪 实 斌 贲 贯 资 贵 卜 鑯 十三世 心德 俊德 青 厚 库 十四世 克昌 克臣 十五世 于柏 于和 十六世 守臣 守仕 十七世 鸿嗣 新嗣 守甲 守贵 孟新 孟朝 承嗣 廷嗣 天禧 天裁 得秀 十八世 国昭 国炳 邦秀 邦增 鸾 鳯 鶊 凰 尚增 尚德 万选 万刚 崇科 崇福国标 国宗 尚朝 尚德 大福 大禄 十九世 含章 华章 通金 通成 维忠 维信 朝宗 朝德 希秀 才秀 进福 进林 二十世 而钦 而舒 进长 进思 予龙 予科 俊顺 俊序 思宝 思理 思魁 二十一世 整功 殇功 定朝 定坤 直 权 仕文 佐文近重 近正 魁先 中先 重先 有恒 有禄 学德 学道 辅宝 辅仁 秉信 秉贞 二十二世 作式 作型 芝均 芝坤 聪秀 成秀 之道 之敦 有印 有登 丕兵 其明 其情 玉珍 玉宝 进先 进举 思德 道德 其教 其思 文周 文祥 文明 奠邦 靖邦 兴魁 兴科 二十三世 历行 砥行 可鳌 可烈 训 文 三春 三元 树原 树宏 启忠 启义 义兴 义智 治中 秉中 生昌 生贵 生财 中常 中科 二十四世 永绪 永兴 永福 永吉 二十五世 承英 承勋 常辉 常忠 常智 秉仁 秉义 二十六世 得奎 得荣 二十七世 顺坤 顺义 二十八世 乾坤 乾刚 二十九世 元才 元德 五言排行歌 注:良* 忠良 诚良 珪* 福珪 禄珪 祉* 兴祉 荣祉 业* 鸿业 伟业 置名讳第三位 青 48 世 舜 43 世 垚 38 世 继 33 世 乾 28 世 晓 49 世 明 44 世 善 39 世 显 34 世 元 29 世 雍 50 世 旸 45 世 启 40 世 儒 35 世 恒 30 世 华 51 世 信 46 世 宏 41 世 廷 36 世 礼 31 世 珪 * 52 世 祺 47 世 良 * 42 世 钰 37 世 珍 32 世 仰 晨 彩 雍 庙 堂 之 华 莹 尧 舜 之 道 信 满 人 间 扬 善 德 宏 畅 良 缘 显 儒 道 碧 洁 无 瑕 阳 刚 永 葆礼 乐 为 珍 俊 73 世 仲 68 世 佐 63 世 温 58 世 景 53 世 向 74 世 环 69 世 尚 64 世 佑 59 世 祉 * 54 世 晟 75 世 沛 70 世 瑶 65 世 伸 60 世 淋 55 世 轩 76 世 轼 71 世 以 66 世 瑄 61 世 颐 56 世 业 * 77 世 晖 72 世 忻 67 世 暐 62 世 勤 57 世 升 发 盛 世 之 洪 业 行 浩 宇 之 霞 韵 扶 助 尚 美 之 大 义 润 伸 昊 天 之 祥 瑞 喜 福 祉 文 武 颐 年 窃谓排行者乃承宗传祖根本有序之大要也家大别居树老分枝亦谓之常理却别居之躯 仍其脉络不异苍茂之木却同本同根故而论班排辈对人族衍进世系之序次意重之极矣是故望裔辈切切训之字号别名可随尔行之世系排行不可随意乱之哉 二十九世孙承章沐首拜撰 时公元二千一二年旻天榖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