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蕲春县狮子镇贡氏家谱主修:贡愈峰

湖北省蕲春县狮子镇贡氏家谱创建时间:2013-3-3 22:55:17

基本情况--湖北省蕲春县狮子镇贡氏家谱基本信息

  贡氏宗祠昭先辈忠义促后人奋进 延陵贡氏宗祠位于延陵镇西北方向的柳茹村。岳飞冤案昭雪后,贡祖文救孤的感人事迹得到了当时朝廷的褒奖,宋孝宗特赐“旌表忠义”御匾一块。到了明代,贡家子嗣在村里建造了贡氏宗词。几经损毁与重建后,现在的贡氏宗祠有房屋3进,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 抗日战争时期,延陵地区是新四军最早开辟的抗日游击基地之一,也是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活动中心,更是新四军东进、北上的重要通道。当时,柳茹村的群众基础较好,是延陵地区群众第一个自发组织起来打日本鬼子的地方,也是延陵地区第一个组织自卫队的村。陈毅了解这些情况后,便带领部队进驻该村,在贡氏宗祠里开展联系群众、指挥战斗等工作,先后指挥了延陵战斗和贺甲战斗,鼓舞了当地群众的抗日斗志。此外,他还成立了延陵地方抗日政权——丹二区抗日民主政府,把村里的自卫队改编成丹二区常备大队。1939年1月5日,丹阳安息乡(现属延陵镇麦溪)等村民众代表前来柳茹村慰问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指战员,并向新四军赠送“民族先锋”的锦旗。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亲自接见,并同民众代表在宗祠大院内的银杏树下合影留念。这株银杏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枝叶茂盛,它是抗日战争中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 如今,贡氏宗祠已列为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一边,陈列着关于贡氏的产生与发展、较有影响的祖先生平、历代名人、文化古迹等,以抢救贡氏历史文化、文明遗产,激励贡氏后人了解历史、增长知识,为民族振兴多作贡献;一边,则陈列着老区军民8年坚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史以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教育后人在今天的大好形势下不能忘记那段战争岁月,要倍加呵护这片革命先烈用鲜血浇灌出来的热土,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为老区的繁荣、国家的昌盛尽己所能。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柳茹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该村村委会主任贡昌锡说,虽然村里还是以农业为主,但大家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打工,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自来水通到了家里、水泥路修到了门口。老区群众正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向着小康生活不断前行

家谱序言--湖北省蕲春县狮子镇贡氏家谱家谱序言

   一、贡氏来源 贡姓源于端木姓。根据江苏省丹阳市柳茹“萃涣堂”珍藏的《贡氏宗谱》记载,贡姓者原为复姓端木,其先祖端木赐,字子贡,是春秋时代卫国黎人(浚县),口利善辩,为孔子七十二得意门生之一,较孔子小31岁。端木赐子贡的后人为追念其功德,取其字中“贡”为姓,直传至今。 一、 迁徙分布 《贡氏宗谱》记载,其祖籍为河南黎阳(浚县),至西汉元帝时(公元前124年至公元前44年),御史大夫贡禹(为子贡后裔)已是山东琅琊(今山东诸城县一带)人。至宋代贡氏后裔迁到大名府长垣县,当时武德大夫贡祖文就是长垣人。靖康时(公元1126年),金人侵犯中原,开封和长垣等地相继失陷,贡祖文和当地百姓曾被金人所执,嗣后脱身得归,后和汤阴人岳飞同时参加义兵,护从康王赵构(徽宗第九子),由济州(今山东省巨野)到应天(今河南省商丘市)。康王由此登基,史称高宗皇帝。由于贡祖文精剑术,沿途护送有功,封为都总军将。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月,金兵南下,高宗帝渡江南逃,贡祖文扈从直达明州(现宁波)。十二月,金攻陷明州,高宗帝被迫舟航于东海,金兀术见大海茫茫,无法追赶,则退至镇江,计划渡江北去。此时,遭遇留守镇江附近的韩世忠兵力阻击,金兀术部队被困于黄天荡。金兀术在困境下沿老颧河凿渠,企图潜逃建康。途中正遇镇守秣陵(紧靠南京,现为江宁县境)要冲的贡祖文(时任秣陵总镇使)所部阻击。贡部又与宜兴赶来之岳飞兵力会合,破金兀术于新城(今江苏省江宁县)。兀术被迫退至龙湾,复出长江败逃北去,从此不再蹂躏贡公所辖防区。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和贡祖文有刎颈之交的岳飞及长子岳云,被秦桧等以"莫须有"罪名关押临安(杭州市)大理寺狱,贡祖文愿以全家四口人(夫妻及二个儿子)担保,要求释放岳飞及长子岳云。但因腊月风雪交加,路途遥远,当赶到临安时,岳飞及长子均已遭害,岳夫人及岳雷被发配到云南。贡祖文为保全岳飞后代,冒生命危险,隐匿岳飞三子岳霖(当时年仅12岁)于秣陵总镇军部。贡祖文担心隐藏岳霖于军部一旦泄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毅然以体弱为由辞去官职。不久,全家由宣城迁至地处偏僻的曲阿柳塘村(今柳茹村)居住,以植柳养鱼为业。直至宋孝宗登基(事过21年以后),岳飞冤案得到平反昭雪后,贡祖文救孤匿孤的事迹,才受到宋孝宗皇帝表彰,御赠匾一块,上书“旌表忠义”四个大字。此匾历来一直竖挂在贡氏祠堂大门楼上,显得威耀辉煌。贡祖文终年八十岁,死后追谥文宪。其妻黄氏,追谥诰命夫人,合葬于柳茹村南庵处。贡祖文生二子,均居住柳茹村南庵处。贡祖文四代,由贡小一迁家至宣城棋盘乡居住。其后裔为追念贡祖文功绩,建墓立碑,并将村庄取名“贡家村”。 原居住河南长垣县城北贡姓者,在北宋末至南宋初年间,与金人相战,兵荒马乱中散失,该村镇已无姓贡者。 三、历代名人 贡氏家族显赫的名人是“三公”,“三公”即:春秋时期的端木子贡;西汉的贡禹;南宋的贡祖文。三人均在当代朝廷做过大官,他们的品行为后裔树立了楷模,激励后人奋发上进。 端木赐:字子贡,春秋末卫国黎(今浚县)人,为贡氏始祖(其生平事迹见本书“古今名人篇” 中的“儒商始祖子贡”)。 贡禹(公元前124年—公元前44年):字少翁,浚县人,子贡后裔。(其生平事迹见本书“古今名人篇”中的“明经洁行 深受百姓爱戴的贡禹”)   贡祖文(1071——1150):字仁德,生于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子贡后裔,祖籍浚县,生于大名府长垣县城北(现河南省长垣县)。贡祖文年少时聪明过人,习文过目不忘。年轻时性格豪放,且精通剑术,好名声传扬两河。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因宋攻辽失败。祖文仍弃文习武,专门攻读兵书和研究兵法,以图从戎报国。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贡祖文建军功被授武德大夫。此时,金兵分多路入侵中原,河南开封、长垣等地相继失陷。翌年四月,宋徽宗、钦宗被金兵俘虏北去,贡祖文与岳飞(河南汤阴人)一同仗剑投军,抗击金兵,两志同道合,立下“刎颈之交”。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岳飞在朱仙镇抗金凯旋,却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罪名,连同儿子岳云一齐被陷害入狱。贡祖文冒死藏匿岳飞三子岳霖。后来,宋孝宗帝赐 “旌表忠义” 匾,以表彰贡祖文忠义精神。(贡祖文生平事迹见本书“古今名人篇”中的“冒险保护岳飞之后的忠臣义士贡祖文”)   贡奎:字仲章,元朝宣城人。天性颖敏, 10岁能诗文。著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录》、《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等共120卷。

源流迁徙--湖北省蕲春县狮子镇贡氏家谱源流分支迁徙情况

   贡氏家族的由来 2012-11-06 本文行家:zigong 贡姓世祖源出于山东,但先祖系河南黎阳(现为河南省浚县)侯端木赐字子贡(又称“子赣”)的后代。“贡”姓怎样与“端木”复姓子贡有血缘关系呢?咋一听,好像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不妨简单的交待一下,以便是诸位明白其中原因。我国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两个历史阶段,历史上总简称“春秋战国时期”。端木赐 贡姓世祖源出于山东,但先祖系河南黎阳(现为河南省浚县)侯端木赐字子贡(又称“子赣”)的后代。“贡”姓怎样与“端木”复姓子贡有血缘关系呢?咋一听,好像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不妨简单的交待一下,以便是诸位明白其中原因。 我国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两个历史阶段,历史上总简称“春秋战国时期”。端木赐字子贡,生于春秋卫国卫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20年),卫国(今河南省浚县)人氏,17岁去鲁国(今山东曲阜市)拜孔子为师,孔子号称3000余门生,佼佼者仅12人,子贡是孔子门生佼佼者中最得意的门生,列第3位。子贡后来仕鲁国、卫国相,晚年居住齐国,卒于齐国齐平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56年),享年64岁。 春秋历史发展延伸至战国时期,东周宗主国下辖的秦、韩、魏、楚、燕、赵、齐7个邦国纷争,公元前256年东周宗主国灭亡。35年后,从公元前230年起至公元前221年止的10年间,秦国吞并韩、魏、楚、燕、赵、齐6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秦王赢政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秦王赢政统一天下后,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为是中国第一个“开国皇帝”,所以称谓“秦始皇”。国家的一切政务都由皇帝裁决,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悉由皇帝任免,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大公”,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为“九卿”)。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实行暴政,不讲仁政。为了控制百姓的文化思想,除了将秦国的历史、医药、卜筮和植树的书籍保留一部分外,其余的书一律焚毁,违令者杀!并禁止办私学。稍有不赞同他施行暴政的人,就要杀戳!秦始皇当皇帝的第二年,有两个方士卢生和侯生私下里在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施刑罚”。结果被秦始皇知道后,即派人追缉,卢生、侯生被迫逃亡,秦始皇大怒,将有牵连的460多个儒生一下子全部坑杀于咸阳。接着又在全国进行大规模地血腥坑杀儒生,史称“焚书坑儒”。 河南浚县县城端木子贡家原是儒教世家,后裔子孙比较“尊儒重教”,主张“以德治国,推行仁政”,也就成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重灾区。端木赐字子贡9世孙端木熙、端木武兄弟两人均是儒生,为了逃避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乱的杀戳,举家躲避迁徙山东琅邪郡居住。 端木家为什么向山东逃命?因为山东曲阜是端木子贡春秋时在鲁国拜孔子为师和任过国相的地方。子贡老祖宗在那里施教、宣传孔子思想,诚民较多;拜官时,为民请命,有一定的郡民基础;经商时,“家累千金”,对鲁国老百姓做了不少善事,口碑较好。端木子贡的后代落难躲避此地,礼仪之邦的原鲁国郡民那有不问不帮之理!另外山东群山多,便于躲避隐藏,官兵难以查找。 端木熙和端木武兄弟俩逃到山东琅琊郡(今为山东诸城市)后,端木熙改姓赣,端木武改姓贡。端木氏家族的其他儒生,也逃避迁徙山东各自寻地躲藏,有的改姓 “端”、“木”、“沐”,甚至还有依附傍姓改姓为“章”、“林”。忽然一夜之间,端木氏族由一姓变为7个姓。但是端木氏族后裔不管如何改姓,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老祖宗,改姓的游戏规则范围取之老祖宗的一字或一傍,都没有离开老祖宗端木赐字子贡(赣)的姓名及字号,仅是在姓名和字号上做文章,万变不离其 “宗”,血脉仍是纯正一统的!后来一些改“端”、“木”姓的人,有一部分重新恢复“端木”复姓;贡姓未变,一直延续至今,端木武故是贡姓的一世祖。所以说,贡姓也是端木姓氏血脉中派生出来的,尽管姓氏叫法不同,但根脉都是朔源于黎阳世家。这就是“贡”姓为什么从“端木”复姓中演变而来的原由。 随着一千七百九十多年历史变迁,一部分贡姓仍在山东琅琊等地扎根。另一部分贡姓由山东陆续返迁回河北广平郡鸡泽县和河南长垣县等地落户(河南省长垣县城北贡祖文一家,就是一支贡姓老祖宗从山东返迁回来的,据传说原居住河南长垣县城北贡姓者,在北宋末至南宋初年间,与金人相战,兵荒马乱中散失,该地已无姓贡者)。 据目前调查考证:形成贡氏望族的,有山东琅琊(今为山东诸城市)贡姓发源地;贡姓后裔陆陆续续返迁到河北的鸡泽县和河南的长垣县等地落户;有贡氏后裔历代仕官到江苏丹阳、安徽宣城、浙江金华、等地;后来又有这几个贡姓望族中分迁出去到全国各地落户,甚至***落户的均有。寄希望贡氏后裔的有识之士,携起手来多关心一下自己的氏族发展状况,多搜集一下古今贡氏的名人,多宣传、多发扬贡氏的高风亮节,将贡氏的雄风世世代代振作下去,激发出更多的贡氏成才!

家谱字辈--湖北省蕲春县狮子镇贡氏家谱家谱字辈

  ------------承-烈-愈-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