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谢氏家族主修:谢小军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谢氏家族创建时间:2015-8-28 11:45:41基本情况--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谢氏家族基本信息
一、 姓氏源流 关于谢姓的来源,主要有一下三种说法: 1谢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到首阳山,因不食周栗而死,他们的后裔仍留在商朝。成王继位后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字为宣王,宣王继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后来这仪家失去了爵位,公元前668年楚国灭掉申国。其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姓,称谢氏。望出陈留、会稽,史称谢氏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2 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相传黄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第7姓为任姓。任姓有10个小车,其中第一为谢国,因周宣王时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亡散,以国为姓。是为河南谢氏。 3 为他姓改谢姓。据《旧唐书不文苑传》,卫州人谢偃之本为鲜卑族人,姓直勒氏,后改为谢氏。亦为河南谢氏。 二、 迁徙分布 1夏商时期谢国比较弱小,居于姜水流域(今陕西境内)。 2西周末期,申伯被改封为谢,以加强西周对南方的统治。任姓灭谢国后,国人有一部分留在当地,大部分外逃,但都以国为姓,即谢氏。 3西周末至春秋时期,谢氏除了大部分分布在今河南外,还有一支迁往山东,一支迁至湖北,还有一支迁至湖南,迁至四川,后又分为三支:一支于三国时迁至蜀郡,至晋代有部分迁至陕西;一支迁至云南永昌,后发展为当地大姓;还有一支迁至四川彭水一带及贵州北部。隋唐时被称为东谢蛮、西谢蛮、南谢蛮,后大多融入布依族、水族和苗族。汉代谢氏的聚居地有增加了会稽郡、江西九江、章陵等处。其中会稽郡的谢氏人丁兴旺,已相当有名望。 4晋代,成郡谢氏发展成为名门大族,其中最著名的是阳夏谢氏,以及由此迁出的康乐谢氏。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频繁,中原人大量迁往江南,阳夏人谢衡因避战乱迁望会稽始宁东山,在此繁衍,成为谢氏最重要的一支。谢衡极其后代在东晋至南朝时期多数都很著名。 5唐朝时,河南固始谢氏入福建泉州,同时入闽的还有一支居于福建宁化县,后有一支自宁化迁至江西,至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县(广东):还有一支自宁化迁至广东大埔,后移居广东东莞。 6明末清初,福建武平一支迁入湖南汉寿。发展成为当地一大姓。 7至清代,谢氏不仅遍布中原及南方各省,而且还发展到北部及东北的一些省区。 8谢氏移居海外,始于明代,多数是自闽粤地区先迁至台湾,进而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国。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1 威怀堂。 2 安晋堂:因谢安命名。晋朝时的谢安名望很高,朝廷屡次请他做官他都不干,一直到了40岁那年才当了司马。在作官的过程中表现了高风亮节,拜为尚书仆射加后将军。在淝水之战中携其侄谢玄大败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得此堂号。 3 此外还有以“陈留”、“会稽”、"宝树”为堂号。 【郡望】: 1 陈留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相当于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北至延津,南至杞县。 2 陈郡。秦始置郡,西汉时改为淮南国,东汉章和二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献帝时改变郡,隋开皇初废。 3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所在吴县。西汉相当于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大部及福建全省。顺帝时移至山阴。此支谢氏为陈郡谢氏分支。 4 冯诩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同名行政区。三国魏在此置郡,治所在临晋。 四 家族谱牒 1全国:谢氏族谱十卷、谢氏通谱、谢子村后裔谱系卷。 2 辽宁:谢氏谱册一卷 3 江苏:镇江润州谢氏九修族谱十卷、江苏当阳西州谢氏族谱十卷、常州谢氏宝树堂创修族谱三卷、常州谢氏族谱二十二卷 4 浙江:绍兴谢氏族谱不分卷、绍兴状元桥谢氏族谱不分卷、四门谢氏四房谱六卷、盖东谢氏族谱不分卷、绍兴谢氏族谱不分卷、常山陈留谢氏族谱二卷、常山宗谱一卷 5安徽:祁门中山谢氏家谱不分卷、怀宁宝树堂谢氏宗谱十八卷 6 江西:铜鼓谢氏家谱卷首一卷、丰城谢氏家谱、谢氏家乘不分卷 7 山东:烟台福山谢氏家乘不分卷,山东省东阿谢氏家乘不分卷 8 河南:太康谢氏迁玉族谱十四卷末一卷 9 湖北:黄岗吕阳村谢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新州谢氏宗谱三卷 10 福建:永定谢氏族谱一卷 11 广东:四会谢氏族谱一卷 12 广西:横县谢氏族谱不分卷 13 湖南:汉寿谢氏三修族谱四卷 14 四川:湖广填四川大竹谢氏族谱一卷五、 历史名人 1 谢清高;今广东梅州市人,请代航海旅游家,航海4年返国,后流寓澳门,今存《海录》一书。 2 谢安: 东晋人,字安石。出生士族。年四十余岁出仕,孝武帝时位至宰相,在淝水至战中打败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 3 谢玄:东晋名奖。字幼度,陈郡阳夏人。谢安为宰相时哦任他为广陵相,组织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 谢夷吾:汉代人,曾经极力推荐班固的才华。 5 谢庄:文学家,陈郡阳夏人、曾官至吏部尚书。 6 谢赫:南齐著名画家,善于作风俗画、人物画、著有《古画品录》是我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书籍。 7 谢眺:陈郡夏阳人,南齐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为为李白所推许,是永明体作家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8谢灵运:陈郡阳夏人,南朝著名画家文学家,后移居会稽,谢玄子孙,曾任永嘉太守等职。博览全书,文学称“江左第一”。其诗歌创作开创了新风。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许多佳句为后人所传诵。 9谢子远:福建汀州人,清康熙二十八年进士,官至总兵。三十六年携十六姓垦湘。
家谱序言--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谢氏家族家谱序言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纪一国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盖祖宗以一人之身,散而传之千百人之身;且四方错落,有见面莫相识,尊卑莫能辨者;虽一本之亲,几何不秦越视之,世序之淆乱散涣极矣。家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大宗小宗列其序,昭穆世次绘为图。由本支百世,上而溯之,同出一源,此涣而受之以萃之义也。 稽吾族自始祖讳泰公──系出豫章,原籍赣州府安远县杨家寨黎木社庄,于前明嘉靖年间迁徒北流,侨寓县西门刘家井,继迁六贡桥——燕翼贻谋,创业垂统,是为吾族之一世祖也。 厥後皆耕读为业。五传至高祖象家公,家日益饶,复迁翰堂,遂卜居焉。是时土寇窃发,蹂躏乡里,公设法捍御,赖以保存者甚众。迨伯祖复斋公、叔祖著斋公以晋秩请封。追源溯流,欲创修家谱,志焉未逮。 迄今又数十余年,生齿日繁,支派愈盛。族愈远而支愈分,更再踵而不修,则一脉之贻如同陌路,无以动其水源木本之思,又何以笃其睦族敦伦之谊。爰是悉心采访,详加纂辑,务令昭穆不紊,世次井然。凡祖宗之行述、事迹、名号、爵秩与历代墓所、祭产及生忌年月之可以考查者,悉行纂录,寿诸枣梨,传为家乘。 由今日逆而溯之,原其本出自一人。自始祖顺而推之,溯其流一十三世。所以联属族人,使览斯新谱者,父兄宗族俨在庭帏,长幼尊卑秩然不紊。俾咸之一本之谊,共敦九族之亲,而尊祖敬宗,敦伦收族之心有不感发而兴起者乎。
源流迁徙--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谢氏家族源流分支迁徙情况
当今谢姓人主要出自炎帝和黄帝,其中尤以自称出自炎帝之后者最多。由于炎帝在当年被认为以姜为姓,尊其为祖先的谢姓人也被认为姜姓谢氏,并以此与出自黄帝之后的姬姓谢氏相区别。仅就姜姓谢氏而言,他们血缘先祖可考的历史大约以跟随炎帝参加与黄帝之间的阪泉之战为最早,其后因炎帝的失败而被迫南迁安邑,殷商时期再次南迁,居谢水,到达今天的洛阳西部一带。西周建国后经营成周,他们被迫再次南迁,与黄帝之裔的古谢国人交错杂居。从此,分别来自炎黄二帝的两支谢姓人便融合在一起。 炎帝部落在黄帝族兴起时已很衰落,以至在阪泉之战时被彻底打败,部落从此分崩离析。其中的一支由河北北部南迂山西安邑县一带(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镇),并以巫咸之名知名于世。 故《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归藏》曰:“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意思是说“巫咸”是一位著名的巫师,《世本·作篇》说“巫咸作筮”,《路史·后纪三》说神农使巫咸主筮,与《归藏》参校,知巫咸是炎帝部落的人。阪泉战后,炎帝族不胜,巫咸即率余部西迁,在山西西南部的安邑县定居下来,专事采药治病,继承发展炎帝的事业。由于其技艺世代相传,名闻遐迩,其居住的地区也被《山海经》等书称为巫咸国。 《山海经·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从这段记载可知,巫咸国民有操蛇而行的习惯,可见是一个与蛇有密切关系的部族。《帝王世纪》明确记载炎帝是一个感神龙而生的人,龙即是蛇,说明巫咸国与炎帝有渊源关系,更可证巫咸国民即炎帝的后裔。 巫咸国民因职业的不同,又被分作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个流派,其中的巫谢便被认为是最早的一支谢姓人。《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爰在药。”这段记载意思是说,灵山上出产草药,巫谢等常在此采药。灵山与前述登葆山都在安邑县境内,巫谢与巫咸音同字异,其含义也当与巫咸相同,指以巫术和医术世代相传的一部分人。这是一段对谢姓来源有特殊意义的记载。 巫咸国对内虽有支派之分,对外则被视为一体,擅长巫医的国民被通称为巫咸。商朝中宗时(约公元前1447—前1330年在位),巫咸国早已被纳入商朝统治之下,其中一个被称做巫咸(又作巫贤)的人曾奉命“祷于山河”(《御览》卷七九。引《外国图》),其后便被誉为“神巫”(《楚辞·离骚》王逸注),说明巫咸国民在商王朝中仍以医术知名。 南迁谢水 炎帝的子孙在巫咸国中生息繁衍了数千年,至殷中宗时巫咸国民之一的巫咸与伊尹之子伊陟夹辅中宗,“治王家”,“殷复兴,诸侯归之”。其后商朝迁都于耿(今河南温县东),巫咸国的一部分人也南迁于谢水流域(今河南洛阳市西),成为炎帝的谢姓传人。 谢水在今洛阳市西,《山海经·中山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其西五十里曰瞻诸之山。“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谢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阴,而东流注于毅水。”郭朴注“谢”曰:“音谢。”是谢水又作谢水。而谢水发源地的瞻诸山在洛阳市新安县东南部的磁涧乡岭东村南,属秦岭崤山余脉,俗名黑羊山。从此往南人宜阳县界,有一因山得名的黑羊山村,便是谢水流经的地方。谢水今称马沟水,由瞻诸山发源,东南流经新安县磁涧乡的岭东、前洼二村,人宜阳县寻村乡的黑羊山村,经刘沟、小郭坪等村,在小郭坪东南约一公里处注入龙潭沟水,然后流进洛河。谢水从发源处到人龙潭沟,全长不足十公里。经过数千年的风雨侵袭,它在一年中很少有水,河床的最浅处也与平地一般无异。但谁又能想到,当年的谢姓先祖们,从安邑迁到这里,正是靠这条水生息繁衍的。 《水经·洛水注》说,洛水支流之一的惠水发源于魔山的交角水合白石山南,东南流。与源于娄涿山的瞻水汇合后,继续流向东南,再与谢水汇合,最后注入洛水。惠水今称龙潭沟水,瞻水今称南赵洼水;白石山今名依旧,娄涿山俗名镂脚山,又名磨盘山,都在瞻诸山西;魔山仍因旧名,在瞻诸山东。由此可知谢水在南北朝时就已是先人惠水,然后再人洛水,形成今天所见的地理面貌。谢水的得名大约与巫咸人亦即谢人迁居这里有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既称巫咸国分为巫谢等十大支派,又说瞻诸之山有谢水,以此与其他先秦史书参校,可知巫咸国民在殷中宗时确有一支因巫咸“治王家”的缘故南迁,并最终定居在谢水一带。这支南迁的巫咸人属巫咸国中何种支派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南迁后定居的地方被称为“谢”推断,他们显然是巫谢人,或者是因“巫咸”与“谢”同音而转的别称。他们到谢水流域后,应与当地人一样从事农业生活,而不再以医巫为专职。因此若十年后,他们也不再被称做巫咸或巫谢。 这样,他们便彻底地从巫咸国中分化出来,成为中原地区华夏族的一员。 巫谢人定居谢水流域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原地区一支不容忽视的势力 至西周建国以后,为了在洛阳一带安插亲信势力,他们被作为西周的异姓臣民从谢水一带迁出,沿秦岭东部的熊耳山和外方山南下,到达南阳附近的(氵此)水、谢水流域,并最终在那里定居下来。 谢人这次南迁的原因是西周王室经营洛邑。原来,周部族兴起于关中的渭水流域,灭商建国后仍都关中,未能适应新的形势,因而引起了在东方的武庚、管叔、蔡叔、霍叔和徐、奄、薄姑等国的叛乱。周公亲自率师东征,苦战三年才平定叛乱。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成王、周公除大封诸侯于天下外,又在洛水支流岸修建洛邑(今洛阳白马寺东三里),把商朝遗民迁到那里,严密加以监督又在西岸修建王城今洛阳王城公园),以八师军队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据史书记载,洛邑与王城相距30里。由此往东至圃田(今郑州市东),西至周都镐京(今西安市),千里之内,都是王畿之地。伊洛地区一下子成了周朝的东方重镇。 谢人居住的谢水流域,由于西周王朝经营东方的缘故,也变得十分重要起来。后来被当做周朝东都的王城,面积约四十平方里,由此向西南不远,便是谢人活动的谢水流域。据《尚书》、《逸周书》、《帝王世纪》等书记载,王城建成后,成王亲自驾临,视察新建的宗庙、宫殿和朝市,观看新城规模,并从关中调来八师(每师2500人)驻防,一度把王城作为国都。此后,西周王公贵族也不断迁居于此,周王每到东方巡视,都要在此召见诸侯、处理政务、决定国家大事。而谢人活动的谢水流域,地处西周王畿之内,剑匕近东西交通咽喉的函谷关口,东北毗邻王城城池。作为王城附近的一大隐患,西周统治者不能不留意这一事实。出于加强东都防卫的考虑,强迫他们迁出这一地区,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家谱字辈--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谢氏家族家谱字辈
谢氏分布很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基本上都有谢姓人,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72%,按人口多寡排列,为当今中国第二十四大姓。据有关资料显示,广东、江西、四川、湖南四省的谢姓人较多。这四省谢姓人合计,约占全国谢姓人口的 45%。谢氏祖根地河南唐河、南阳二县 (市),谢氏共有聚族群30个,约3000户,13000人。 谢氏大多数为汉族,同时还分布于壮、侗、瑶、白、苗、黎、彝、回、满、土、畲、布依、仫佬、仡佬、土家、朝鲜、蒙古等民族及台湾土著中。其中,白、壮、侗、布依族谢氏,系由谢蛮融入形成;瑶族谢氏,有部分系湘南汉族谢姓男子入赘瑶族,所生子女便继承父姓而为谢氏,还有一部分系由壮族谢氏融入形成;畲族谢氏,系原居于广东的瑶人,东迁至福建漳平县谢畲演化而成;仡佬谢氏,系由其他族谢氏久与仡佬族杂居而逐渐融入仡佬族,主要散居于湘西。至清末,多数演变成汉族,有的则成为苗族;满族谢氏,世居辽东,有满洲的汉族谢氏融入满族形成的,也有满族多字姓改为单字谢氏的;土族谢氏,系由谢加氏简化而成。 谢氏还是客家十大姓之一。“客家”是汉族一个特殊的民系,形成于4世纪初至13世纪末。西晋末永嘉年间,黄河流域接连发生战乱,一部分汉人因避难南徙渡江,至唐末及南宋末,中原汉人又大批过江南下。这些汉人,经多次迁徙,辗转至赣、闽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些汉人的自称。客家人以广东东部的梅州、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市县最为集中,还有一部分分布在江西、福建、贵州、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岛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及欧美一些地区。他们的语言保留了较多的中原古音韵,称为“客家话”。 到了当代,谢姓人的分布呈现出更加广泛的趋势。目前谢姓在全国的数量已有数百万之多,占全国大姓中的第24位。在分布上,除已遍布于各省以外,在南方各省尤其人口众多。当然,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所致,谢姓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并不是均衡的,人口也是有多寡之别的。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中的部分省市的谢姓人口资料的抽样调查显示,谢姓的人口分布就有南方较多、北方较少的分布规律。具体说来,在被抽样调查的全部174900人中,谢姓人口有1186人,这一数字,占被调查人口总数的0.678%,在所调查姓氏中位居第 29位。如果再作进一步的考察,就会发现在被调查的24948个北京人中,有185人姓谢,这一数字,占被调查人数的0.742%,位居北京大姓的第25位;同样,在被调查的25092个上海人中,有114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0.454%,位居上海大姓的第49位;在23795个陕西人中,有74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 0.311%,位居陕西大姓第60位;在25029个辽宁人中,有159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0.635%,位居辽宁大姓的第29位;在 25239个四川人中,有271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1.074%,位居四川大姓的第22位;在25646个广东人中,有190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0.741%,位居广东大姓的第33位;在25244个福建人中,有193人姓谢,占被调查总数的0.765%,位居福建大姓的第2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