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陵王氏谱主修:王贵今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陵王氏谱创建时间:2015-12-16 17:16:31基本情况--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陵王氏谱基本信息
俊、耀、绪、玺四兄弟,在明朝宣德年间(1425年-1435年),从江西安福县兴德乡向西迁徙,跋涉数千里,来到宝庆郡(今天的邵阳市邵东县)。 俊公迁居万安蓼叶山(现地处张公庙后山); 耀公迁居安上五泉塘; 绪公迁居万安柳基塘; 玺公迁居万安蒲塘冲。 数年后, 俊公长子显理公迁居井边冲。 俊公次子显容公迁居黄洞庙前后,现名毛坪。 济公房,济公籍落宝庆东门三铺坳……柳基塘
家谱序言--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陵王氏谱家谱序言
《【三槐堂】[邵陵王氏]》序言 俊公后裔 王彦羽 修谱由来久远,意以承传先人之功德,展示后嗣之孝思;查谱溯源,展卷知本。 国有史,族有谱;史记一国政治,谱修民间变迁。敬宗族、敦明伦,法至良、义至深。 王姓氏族,自太子晋得姓已越数千年,星罗棋布,世远年湮,难以尽悉查稽。秦汉前少有族谱,唐宋后,欧(阳修)苏(试)两公创位谱说,后人效之。 1、[邵陵王氏]修谱年鉴: 四公迁邵后,四百年未曾合修谱牒。直至清道光年间才初合修《【三槐堂】邵陵王氏族谱》。 初修:自1827年(道光丁亥年秋)至1831年(道光辛卯年)由俊、耀、绪、玺四房后裔。 续修: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年) 由俊、耀、绪、玺四房后裔。 三修:于1931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年) 由俊、绪、玺三房后裔合修。 注:因始祖辈号:充、统分歧,耀房独修。 四修:于1986年(丙寅年)由俊、绪、玺三房后裔,及柳基塘济公后裔合修。 注:柳基塘始迁祖济公,是不是另一支<邵陵王氏>始祖:济公、美公、云公中的济公,尚未考证。据网上查悉,另一支[邵陵王氏],济、美、云三公合修,已知有三修谱。 2、[邵陵王氏]起源时代背景: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历经数个世纪,有过5次大的移民;江西人扮演着重要角色。江西的先民们犹如顽强的蒲公英种子,撒落在大邑通途,穷乡僻壤,直至根深叶茂。让我们来揭开历史的蒙尘,感触江西先民大迁移那震撼人心的场景。 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以及“元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于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后,在长沙会战中确立[明王朝]在[湖广]的统治。(编者注:当时,湖北和湖南统称为[湖广省])。元末明初这场连年战祸,使得[湖广]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湖广”,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这便是史上有名的历经六十多年的“江西填湖广”。[邵陵王氏]便是“江西填湖广”后的一个王氏支派。 3、[邵陵王氏]始祖迁楚时段: 始祖长房俊公 生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由此推大约在明朝宣德年间(1425年-1435年),[邵陵王氏]先祖从江西安福县兴德乡向西迁徙,跋涉数千里,来到宝庆郡(今天的邵阳市邵东县)。 济公于(1548年)[明]穆宗十二年由豫章新建府来楚。 4、[邵陵王氏]远祖: 孔崇公, 惟谦公(崇公之子)(谦公生有四子:俊、耀、绪、玺,便是[邵陵王氏]始祖)。 孔崇公的先祖,年代久远,世系详情尚未能考证。据推测:【三槐堂】邵陵王氏,一则出自吉州刺史,但以下缺者七世;一则出自眉州长史,但以下缺者二百余年;然而年湮世远,派分不详,不敢妄为攀附。 但从始迁祖自江西承传【三槐堂】堂号来看,“三槐堂”是太原王氏的一个衍派(实系龙门王派),是故:我族[邵陵王氏]系姬姓之王,是太原王氏的一个衍派。 5、[邵陵王氏]迁徙起源地: 江西省 吉安府安成县(在今安福县西严田乡东北竹山下)三十六都 兴德乡 上贤团土地。 据本族迁出四川绵阳后裔说:始迁祖 俊公属卢陵县人。 考址:【百度百科】卢陵县是今天的吉安县……吉水县也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兵取江西,改吉安路为吉安府,吉水、庐陵县属吉安府…… 民国三年(1914年),划江西为豫章、浔阳、庐陵、赣南四道,吉水县属庐陵道…… 1988年将吉安县盘田乡火气下村划归吉水县阜田镇……(编者注:阜田与尚贤彼邻) 【上贤团】是不是今天的江西吉安吉水县的尚贤乡呢? 旧时安成在今安福县西严田乡东北竹山下,毗邻吉安县、吉水县,吉水县有个乡叫尚贤乡。 尚贤名源于子书《庄子传》:“宗庙尚亲,朝庭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以东池村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庄为了培植读书贤人,共同组成尚贤团。 [邵陵王氏]族谱写的“上贤”或是“尚贤”笔误,也许是兴德乡中的一个没有地名的地方,只因我祖迁出时,这个地方崇尚圣贤,读书人常组团而学习,便谱记成“尚贤团”。待考。 柳基塘济公,据网上查悉,另一支[邵陵王氏],济公于[明朝]穆宗十二年由豫章新建府来楚。 6、[邵陵王氏]掘起地: 俊公迁居万安蓼叶山(现地处张公庙后山); 耀公迁居安上五泉塘; 绪公迁居万安柳基塘; 玺公迁居万安蒲塘冲。 数年后, 俊公长子显理公迁居井边冲。 俊公次子显容公迁居黄洞庙前后,现名毛坪。 济公房,济公籍落宝庆东门三铺坳……柳基塘 7、[邵陵王氏]二次迁徒 清康熙间本族迁出有两支:一支迁往粤北,(失联) 一支迁往川北,据四川绵阳本族后裔讲,从第九代本字辈从湖南邵阳迁四川的(清康熙间迁川北道潼川府三台县南路危月乡马家沟高屋基起家。) 8、[邵陵王氏]分布地及人数 目前知道的祖居地有:湖南邵阳市邵东县(火厂坪镇蓼叶山、柳基塘、毛坪(滴水岩)、四新、井边冲、周官桥蒲塘冲、光子山、麻阳祖、桥口、九龙岭镇三合木冲、石山头、牛马司镇三槐、跃华、高桥王、两市镇青龙村、金泉村、仙差桥镇厉太、高木塘、黄陂桥乡、等地),双峰五泉塘、四川绵阳、重庆等地。人数尚未统计。 【三槐堂】[邵陵王氏]一支至今已近六百年历史。历经二朝,见证 明盛明衰,清兴清亡;走过民国,迈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时代。迎来二十一世纪的我族已届二十三世代。 余常年浪迹在外,自思无能,只凭一片赤心,单枪匹马,赖以电脑,广查网络,窃考我祖,加以编纂,鸠工付梓,安知非。 祖在天之灵佑我后,其何以顺乎?光增简编,更有望于后贤,是为叙。 兹《邵陵王氏》考,有赖诸族老贤达人士,剔经剖纬,萃亲而别疏,序昭而列穆。 俊祖二十祠裔 彦羽足钦谨撰 2009年12月
源流迁徙--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陵王氏谱源流分支迁徙情况
源出江西吉安安福,派承三槐堂。
家谱字辈--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陵王氏谱家谱字辈
俊公房: 充显顺绍时 明文学国加本源 清吉世代荣 昌定毓邦彦 孝友光先业 诗书遗后贤 耀公房: …… 绪公房: 充显顺绍时 明文学本源宗德大世第 清吉世永泽兴代荣 昌定毓邦彦 孝友光先业 诗书遗后贤 玺公房: 充显顺绍时 国政文学才 德泽兴仁义 昌定毓邦彦 孝友光先业 诗书遗后贤 济公房: 先善友至子 仕仲孟文廷 万生永以用 秉德信元平 仁崇礼可育 中正本和心 彦 孝友光先业 诗书遗后贤 引注: 我族谱牒在未经合修前,班次较紊乱,1830年(道光庚寅岁)才统一,从昌字班起各房一致,四修谱,柳基塘安化冲同宗参加合修,提出该房“心”字班与我“邦”字班以下用合修谱班次。 三修谱班次: 作述谋献远,尊崇礼教良;承恩赓喜起,辅治庆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