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尉氏县韩佐村师氏族谱主修:师志强

河南省尉氏县韩佐村师氏族谱创建时间:2016-8-1 16:25:29

基本情况--河南省尉氏县韩佐村师氏族谱基本信息

  始祖师公让,明初奉谕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居河南省尉氏县岗李乡韩佐村,

家谱序言--河南省尉氏县韩佐村师氏族谱家谱序言

  合 族 记 夫国家以纲常⑴为治,其要者莫大於尊卑⑵上下。我师氏之族,自始祖公让以至於今日,始六七叶⑶耳,其子姓⑷几百余。但世远人亡,谱牒⑸不足。是以⑹,昭穆⑺失次,甚至叔侄一名,兄弟同讳者。昌甚恨之。 壬戌岁⑻,昌母亡。制铭,固询故老⑼,考世次⑽,序昭穆。恐愈久复失,遂并勒铭⑾以瘞⑿之。兄宦子九经见而请曰:“与其藏之以传后,曷若⒀公之於外。而使人人知之,不亦愈乎?”昌曰:然迨。甲子岁⒁闰二月二十二日,继母脱氏亦没焉。九经曰:“此石可以立矣。”昌曰:汝立斯石,不惟可以序昭穆也,不惟可以别世次也,其大有功於我族者乎。 盖此石既立,凡春秋之来谒⒂墓者,见斯石始而读,既而思,终而悔曰:吾属皆原於一父一母之所出,我何为而若此也?富者曰:吾不忍贫者之流离⒃。通者曰:吾不忍塞者之淹滞⒄。强者曰:吾不忍弱者之委靡不振。莫不有相恤⒅之仁焉,莫不有相周⒆之义焉,莫不有相敬之礼焉,莫不有相别之智信焉,一石立而众善集也。由是,怨者释,争者让,讼者息,而礼让之俗成,此昌与九经之意也。不知后之见此石者,果有此心乎,抑无此心乎,亦不得而知。是为记。 明嘉靖四十四年⒇岁次乙丑仲春清明谷旦 六世孙引昌撰 【注释】 ⑴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⑵尊卑: 释义贵贱 地位的高低。 ⑶叶:世。 ⑷子姓:泛指子孙、后辈。 ⑸谱牒: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记载了该宗族历史,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旨要。 ⑹是以:所以;因此。 ⑺昭穆: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 ⑻壬戌岁: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 ⑼故老:年高而见识多的人。 ⑽世次:世系相承的先后。 ⑾勒铭:镌刻铭文。 ⑿瘞(Yì):(动)掩埋。 ⒀曷若(héruò):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⒁甲子岁: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 ⒂谒(yè):拜见。 ⒃流离 :因饥荒战祸而居无定所,到处逃难。 ⒄淹滞:谓有才德者而久沦下位。 ⒅恤:体恤,周济。 ⒆周:接济。 ⒇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 【译文】 国家用三纲五常来治理,最主要的是强调上下关系。我们师氏家族,从始祖师公让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六七代了,子孙也有几百。但是,由于年代久远,长辈去世,以及没有家谱的原因,出现了辈分不清,甚至叔辈与侄辈重名,兄弟重名的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非常痛恨。 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我母亲去世。给她撰写碑文时,我通过走访年高而见识多的族人,考证了我们家族的世系相承,以及辈次排列。怕以后时间长了再忘记这些东西,就打算把世系相承和辈次排列情况刻在石碑上掩埋起来。堂兄师宦的儿子九经见了后建议说:“与其自己存着传给后人,不如公开给族人。让大家都知道世系相承和辈次排列情况,不是更好吗?”我想:“确实如此。”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闰二月二十二日,我继母脱氏也去世了。九经对我说:“你可以把我们家族世系相承和辈次排列情况立通碑呀。”我认为:自己立这通碑,不但能够让后人知道辈次排列情况,而且能够知道世系相承先后,也是对我们洧北师氏家族的一大贡献。 立了这通碑,春秋时节来祭祀的人,见到后一定会先读一下,而后就会思考一下,最后还会扪心自问:我们都是一个祖先的后代,自己怎么会这样呢?家境富裕的人会想:不能让贫困的人继续流落了。聪明灵巧的人会想:不能让时运不通的人继续久居下位了。能力非凡的人会想:不能让占有社会资源份额较少的人继续意志消沉了。大家就都能互相体恤,互相周济,互相尊重,诚实守信,立这通碑的各种美好愿望就达到了。从此以后,消除仇恨,结束纷争,停息官司,形成互相礼让的风气,才是我和九经的心愿。不知道以后看到这通墓碑的人,确实能够有这样的心思,或是没有这样的心思,也就无从知道了。是为记。 五续族谱序 夫吾师族源於周朝师尹,历经数千载,子孙后代星居九州四海,足驰他国友邦,秉先祖之文雅,承世代之气节,文质彬彬,友善和睦,为炎黄民族倍添光彩。 据考,始祖公让,自明洪武四年由山西迁此以来,六世祖引昌、九世祖铭鼎、十四世祖林皋、十五世祖维垣业已四修谱牒。而今,又逾八十载,老谱仅存无几,追根溯流不便,大有失伦理、乱纲常之敝患。由是,吾等满怀尊祖敬宗之心,上孝下悌之意再修族谱,以慰众望。幸有族兄同万、长庚、长见等二十三人酝酿发起,宣讲鼓动,阐述叙谱之深远函意。此举如春风化雨,喜报频送,奔相传告,族人无不赞同。 重兵在将,将兵在帅,公推吾族弟振远为首理事会,办公室相继设立。财物组立册建账,妥善督理勤务;编写组办理续谱事宜,咨询联络,户而察之,登记造册,誊写校对,循序展开,涉足亲访信件来往忠诚不二。族弟金尧,族侄文献、庚海善经营,任劳任怨,图治励精,集二十二省百余地县村镇之吾族人於一谱,增续英烈功臣、巾帼名人、贤媳节女、吾族中楷模、士农工学商之济济人才于谱首,吾族之繁荣,族人之德才,昭然可知。 族大不骄为族人传统美德,团结公民为振兴中华而呕心沥血,肝怛相照再建功勋。议定八月十五日,贺仪发谱。庆丰之余,族人捧谱浏览览,追源报本,亲疏明察,敬慕之心、睦爱之意倍增,喜气洋洋,莫大欣慰矣。 十九世孙金维 敬撰 公元一九九四年夏历三月 吉日

源流迁徙--河南省尉氏县韩佐村师氏族谱源流分支迁徙情况

  洧北师氏渊源与迁播新考 洧北师氏是河南省尉氏县岗李乡一带师姓子孙的自称。洧,古水名(现名为双洎河),读音wěi,是一个形声字,从水,从有,表示“多鱼肉之水”(即生产鱼类的河流),源出河南登封县阳城山,东南流至新郑县与溱水(现名为黄水河)合,至西华县入颍水(即颍河)。洧川,因处于洧水下游一片平川地带而得名,隋唐置洧州,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置洧川县,1954年6月21日政务院批准撤销洧川县并入长葛县,1965年原洧川县部分地区划归尉氏县。明朝初,师公让奉谕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河南省洧川县北的韩佐村,后世子孙乃以地理位置表明家族自称洧北师氏。 一、迁居的具体时间有待进一步考证 洧北《师氏族谱》肇创于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665年),至1994年已先后进行过四次续修。关于何时迁居的问题,历任修武县训导、平陆县教谕、淮安府教授的六世祖师引昌肇创族谱时没有记载,九世师铭鼎第二次续修时也没有考证,最早进行第三次族谱续修的四门仍然照旧,唯有三门于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第三次续谱碑文有了“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奉谕迁徙河南,卜宅洧北古韩国地居焉”的说法,以至第五次续修的序和赞都沿袭了“洪武四年”迁居的观点。对此,我觉得有待进一步考证。其一,在官方记录《明史》和《明实录》中,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大规模向河南移民只有2次,一是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徒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住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二是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徒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洪武四年奉谕迁徙河南”无据可考。其二,从洪武四年到嘉庆五年已经相隔430年,前谱没有任何记载,“洪武四年奉谕迁徙河南”的说法有何缘由?不过,有学者通过对《明太祖实录》、《续文献通考》和民间家谱、官员履历等的互相印证进行研究,认为明朝山西居民向河南的迁移从洪武元年就开始了,政府曾设置相应机构以户部名义颁发移民证件,允许和鼓励民间自发的移民活动。 二、迁播情况 洧北师氏始迁祖师公让婚配王氏,在河南省开封府洧川县韩佐村(今隶属尉氏县岗李乡)定居后,生兴、隆、福、懋四个儿子,后世子孙依次分为长门、二门、三门、四门4个支系。经过繁衍生息和外迁,很快在洧川县形成望族,先后迁播老庄师、岗李村、独楼马村、独楼马村、柴村、三石村、三石村、石庄村、寺下沈村、张同府村、周侯任庄村、打车周村、南刘庄村、洧川村、英刘村、鲁湾村、许寨村、许寨村、宋庄村等村。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外迁他乡的,通许县孙营乡朱氏岗村、新郑市龙王乡古城师村、长葛市古桥乡师庄村、巩义市西村镇西村村、方城县独树镇、许昌县邓庄乡塔湾村、张潘镇师庄村、陈曹乡七女村,临颍县北宋庄、临颍县固厢乡大师村、小师村的师姓人口也占据了多数。目前,陕西、甘肃、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山东、湖北、广东、江苏、海南、北京等省、市、自治区都有洧北师氏子孙定居。 根据史料记载,洧北师氏迁播他乡的情况是: ⑴明正德壬申(公元1512年),河北寇赵遂围洧川不克,掠其村落焚杀过半,长门三世祖师守政率村民反抗,遭害于韩佐玄武门,其堂弟三门三世祖师纲逃难于通许县朱氏岗居住。 ⑵明朝年间,长门七世祖师盘由河南省开封府洧川县韩佐村迁居新郑县阳合保重兴里苑陵故城西南角的蔡庄和王庄之间居住,称为师庄。自此以后,师姓人口迅速繁衍,与蔡庄和王庄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村庄。由于师姓人口居多,而且这个村位于苑陵故城旁边,周围群众便称这个村庄为古城师(现隶属于新郑市龙王乡)。此后,十世祖师文望由龙王乡古城师村迁居新郑市新华路办事处双龙寨村。目前,古城师村的师姓人口占总人口90%以上,王姓和蔡姓都不足20家。 ⑶三门七世祖师孟津从尉氏县老庄师村迁居长葛市古桥乡师庄村。 ⑷长门十三世祖师大予从尉氏县韩佐村迁居巩义市西村镇西村。 ⑸二门十三世祖师明和从尉氏县老庄师村从居陈曹乡七女村。 ⑹二门十二世祖师廉从尉氏县老庄师村迁居方城县独树镇。 ⑺长门十世祖师斌,性善弹。清初,偶遇使臣都兵镇南,甚爱其技,强以从军,因更名师文武。赘亲署内。既生子后思归,夜逃至家,潜踪闭户读书,名列胶痒。今南京师姓之始祖。 ⑻长门十一世祖师起松(配不详,生四子,乾明、坤明、震明、 明)从韩佐村迁居临颖县王孟乡宋庄村。 三、迁播临颍的分析 1914年第四次续修族谱时,十八世孙师鼎臣等根据旧谱逐户调查核实,得知原武、项城、临颍三个地方的师姓始祖,与洧北师氏的始祖系手足之亲。但是,由于历时久远,人口繁衍众多,没有实现四个地方合为统一族谱。 临颍大师村和小师村的《师氏族谱》丢失,据传是明朝时兄弟两个由洧川迁居的,大师村西南角曾有一通高3米的蛟龙碑,上面有“明弘治”年间师氏官至“御史”“衡山府蓝山县都司龙门”的字样,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重立。碑文原被雷击残缺,又于1958年砸掉烧石灰。 洧北《师氏族谱》中有一份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八月二十日的诰命,其中有“湖广衡阳府桂阳州兰山县张家陂巡检司巡检师惠,乃万全都司龙门卫经历司经历师清之父”的记载。第四次修谱时整理的《名人谱》载:师惠,成化庚子(公元1480年)岁贡。《世系表》载:师惠,配不详,生三子,宾、儒、相。葬河南省尉氏县岗李乡老庄师南莹。 根据以上情况,基本可以认定,临颍县固厢乡的大师村和小师村属于洧北师氏支脉。目前,大师村已繁衍十代,1300多口人,小师村的师姓也有500多口人, 四、安徽涡阳县《师氏家谱》有永乐三年迁居韩佐的记载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的师泉在网上发布了他们那里的《师氏家谱》序言。该谱创建于民国二十年(1920年),其序说,“我师氏世居山西洪洞县,至明朝永乐迁民迁于长葛县,自长葛徙居山东曹邑老官坑居焉。”1955年进行第二次续修时,清国子监殿平撰叙说“自明朝永乐三年山西洪洞迁民以来,兄弟三人迁至长葛韩佐街居数年,因圣上有旨不准兄弟同居,四门祖迁于江南、三门祖原籍长葛不动,二门祖迁于山东曹县老官坑居焉,世生一子二孙。”1985年,该谱进行第三次续修,原文登录了前两次的序言。迁至长葛韩佐街之说,是因为1954年长葛洧川两县曾经合并,洧川称区属长葛县,原来隶属于洧川的韩佐自然也就归属长葛。 【附】山东省曹县《师氏家谱》序言 师氏家谱第一修叙 且夫族谱之制所以载世系源流,使各族门第次序名字以启后世也,所关者不诚极重哉。我师氏世居山西洪洞县,至明朝永乐迁民迁于长葛县,自长葛徙居山东曹邑老官坑居焉。我始祖生一子二孙三次世地。祖自老官坑又往巽方迁移至今,音信地址藐然。三世长祖自老官坑又徙居于长乐西门外师庄村以定厥家,自此人丁繁众,萃处一村,无谱亦可以明,代远年湮,族丁日增而且齐徙居他方者,若无族谱第恐观面不知其谁氏亦祥言而莫识其为何门者。此师氏之修谱不容缓也,兹考世系分支别派以昭祖德,以继后世辈次,以清名字屡晰,长幼尊卑各知其分,由继往以继,将来无不炳若日星后之人,踵而篡之,可以永垂不朽云。 民国二十年岁次辛未春正月中旬十四世孙咸清沐手清叙 师氏家谱后修叙 呜呼,吾师氏之修谱,倡之者十四世祖赞亭公,同心协力者十七世兄殿诰、殿仕也。修此谱,宜追其始。自明朝永乐三年山西洪洞迁民以来,兄弟三人迁至长葛韩佐街居数年,因圣上有旨不准兄弟同居,四门祖迁于江南、三门祖原籍长葛不动,二门祖迁于山东曹县老官坑居焉,世生一子二孙。天顺五年,二门祖自官坑徙居山东复程(政务院1956年3月6日批准,撤销复程县,其东部划入单县,其余部分划入曹县),因何所知迁,复程有吾弟殿方,经商复程与复程族人相语,始知其处耳长门祖自官坑又徙居师庄。至清康熙年间,九世祖国珍公自师庄又徙居城子,迄今二百有余年矣。民国二十年时修过一次,尚未全体,而且未有润色,石印。当此之时,再不修理,恐代远年湮,不知何代之宗,子孙众多莫识何支之族,所以吾兄殿仕心中耿耿、不寐,如有隐忧。遂奋然而作其事,决不容缓,来往征途召集同族,不辞其劳与同族共议,将谱篡修。先查明户口,各族门第次序讳字皆书于册。噫人生斯世惟以尽孝为首,而修成此谱亦为先人尽孝矣。后代之子孙开卷门第第次序讳字一目了然,岂不为家藏之至宝,传世之指南乎。余虽不才,其自处不肯后于恒人,特敬此序。吾厚望后人宜以诗书为家风,以礼让主身范,勿安于愚不足,以胜其任也,讵不美哉。 公元1955年岁次乙未夏五月上旬十七世孙清国子监殿平撰叙

家谱字辈--河南省尉氏县韩佐村师氏族谱家谱字辈

  无